搜索
首页
《赋得夏首启节》
早荷向心卷,长杨就影舒。
早荷向心卷,长杨就影舒。
意思:
早年受向心卷,长杨就影舒。
出自作者[唐]李世民的《赋得夏首启节》
全文创作背景
《赋得夏首启节》是唐朝皇帝李世民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。这首诗描写了夏天开始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。具体的创作背景不详,但可以推测出李世民在写作此诗时,可能是在欣赏夏日的景色时,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奇妙,于是产生了创作的灵感。同时,作为一位皇帝,李世民也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对季节变化和农业生产的关注,以及对天下苍生的关怀。
相关句子
向心上、速宜解结。
-- 出自《金花叶 赠徐安神》作者:[元]马钰
见闻获安隐,莫不信向心。
-- 出自《礼佛回向偈》作者:[宋]释遵式
空堂无枯秀,契我回向心。
-- 出自《避暑冷泉》作者:[宋]方岳
向心上、谁解相思,赖长对、妆楼粉面。
-- 出自《鬓边华·小梅香细艳浅》作者:[宋]无名氏
皇朝不是甘逃挝,争向心如许与巢。
-- 出自《平居遗兴》作者:[宋]林逋
早荷承湛露,修竹引薰风。
-- 出自《梁王宅侍宴应制同用风字》作者:[唐]韦安石
箬岘亭东有小池,早荷新荇绿参差。
-- 出自《箬岘东池》作者:[唐]白居易
坞早荷嘉真是矣,人言花是岂其然。
-- 出自《次韵瑞莲》作者:[宋]方岳
抚卷长哦。
-- 出自《六州歌头 题万里江山图 天下同文以上赵万里》作者:[元]卢挚
万卷长开帙,千峰不闭门。
-- 出自《送韦邕少府归钟山》作者:[唐]李嘉祐
沉吟卷长簟,怆恻收团扇。
-- 出自《秋霁》作者:[唐]白居易
失足难遽回,抚卷长自诟。
-- 出自《张恕寺丞益斋》作者:[宋]苏辙
义并三迁峻,书成百卷长。
-- 出自《朱文昭母杨氏挽词》作者:[宋]叶适
风光天上倍常殊,花夺阑干昼影舒。
-- 出自《淳熙六年春帖子词·皇后合五首》作者:[宋]崔敦诗
鸟影舒炎,黄埃涨暑,又过绿阴青子时。
-- 出自《沁园春·春事方浓》作者:[宋]陈人杰
诗句原文
北阙三春晚,南荣九夏初。
黄莺弄渐变,翠林花落余。
瀑流还响谷,猿啼自应虚。
早荷向心卷,长杨就影舒。
此时欢不极,调轸坐相于。
作者介绍
李世民简介
唐太宗李世民(公元598年1月28日【一说599年1月23日】-公元649年7月10日),生于武功之别馆(今陕西武功),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,唐朝第二位皇帝,杰出的政治家、战略家、军事家、诗人。
李世民少年从军,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。唐朝建立后,李世民官居尚书令、右武候大将军,受封为秦国公,后晋封为秦王,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、刘武周、窦建德、王世充等军阀,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。
公元626年7月2日(武德九年六月初四),李世民发动“玄武门之变”,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、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,被立为太子,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,李世民即位,改元贞观。
李世民为帝之后,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,对内以文治天下,虚心纳谏,厉行节约,劝课农桑,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,国泰民安,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。对外开疆拓土,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,征服高昌、龟兹、吐谷浑,重创高句丽,设立安西四镇,各民族融洽相处,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,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。
公元649年7月10日(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),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,享年五十二岁,在位二十三年,庙号太宗,葬于昭陵。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,有墨宝传世。
关键词解释
向心
读音:
xiàng xīn
繁体字:
曏心
意思:
犹归心。谓内心归服。
▶清·黄辅辰《戴经堂日钞•七月初十日》:“临淮招募新兄弟,有一千三百六十七,都不甚向心,暂尚未汇。”
解释:
1.犹归
向心详解
名句
|
成语
|
杂谈
|
词典
|
字典
|
拼音
|
谜语
|
拆字
|
造句
|
诗词上一句
|
诗词下一句
|
名字赏析
|
人物
|
其他
|
今日天气诗词
|
热门搜索
Copyright ©
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