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贺崔大夫崔正字》 别夜酒余红烛短,映山帆去碧霞残。

别夜酒余红烛短,映山帆去碧霞残。

意思:另外晚上喝多红蜡烛短,映山帆去碧霞残。

出自作者[唐]杜牧的《贺崔大夫崔正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内举无惭古所难,燕台遥想拂尘冠》是一首对友人赞美的诗,表达了对友人公正无私、高尚品格的赞美和钦佩之情。 首联“内举无惭古所难,燕台遥想拂尘冠”,诗人通过赞美友人公正无私的品格,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。其中,“内举无惭”表达了友人在推荐人才时,能够不畏艰难,公正无私,不因个人好恶而有所偏颇,体现了高尚的品格;“燕台遥想”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离自己时,想象他拂去尘土、重新振作的情景,体现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期待。 颔联“登龙有路水不峻,一雁背飞天正寒”,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的品格和形象。其中,“登龙有路”表达了友人有着通向成功的道路,而“水不峻”则表达了友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能够勇往直前、不畏艰险;“一雁背飞”则描绘了友人背负着一只大雁飞行的情景,象征着友人的坚韧和毅力。同时,“天正寒”也暗示了友人在面对困难时,需要坚韧不拔、勇往直前的精神。 颈联“别夜酒余红烛短,映山帆去碧霞残”,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。其中,“别夜酒余”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,而“红烛短”则描绘了酒后的短暂醉意和离别的伤感;“映山帆去”则描绘了友人的行踪和离去时的情景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祝福;“碧霞残”则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和寂寞,但也暗示着离别后的重逢和相聚。 尾联“谢公楼下潺湲响,离恨诗情添几般”,最后两句再次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。其中,“谢公楼下”借用了谢灵运登楼游赏的故事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和钦佩之情;“潺湲响”则描绘了友人离去时,谢公楼下的流水声,象征着离别的伤感和不舍;“离恨诗情添几般”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祝福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无奈。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和钦佩之情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祝福。诗中通过对友人形象的描绘和对分别情景的描述,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,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表达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内举无惭古所难,燕台遥想拂尘冠。
登龙有路水不峻,一雁背飞天正寒。
别夜酒余红烛短,映山帆去碧霞残。
谢公楼下潺湲响,离恨诗情添几般。
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
杜牧(803年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、散文家,是宰相杜佑之孙,杜从郁之子。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,授弘文馆校书郎。后赴江西观察使幕,转淮南节度使幕,又入观察使幕,理人国史馆修撰,膳部、比部、司勋员外郎,黄州、池州、睦州刺史等职。

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,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,其诗英发俊爽,多切经世之物,在晚唐成就颇高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,\"大杜“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碧霞

    读音:bì xiá

    繁体字:碧霞

    意思:
     1.青色的云霞。多用以指隐士或神仙所居之处。
      ▶唐·李白《题元丹丘山居》诗:“羡君无纷喧,高枕碧霞里。”
      ▶唐·曹唐《小游仙诗》之三:“方士飞轩住碧霞,酒寒风

  • 红烛

    读音:拼音:hóng zhú

    红烛的解释

    ①红色的蜡烛。多用于喜庆:寿星像前,点着一对红烛|洞房内,红烛高烧。
    ②诗集。闻一多作。1923年出版。初版本收六十二首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。题材广泛,内容丰富,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,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,或反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