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》 故都易姓几兵火,量臀鼎腹细诘诎。

故都易姓几兵火,量臀鼎腹细诘诎。

意思:所以都易姓多少战火,双臀鼎腹细问屈服。

出自作者[宋]晁补之的《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“君不见庐陵公,往为学士修书日”,通过对庐陵公修书的描述,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传承的观念。 诗中描绘了庐陵公在皇帝的命令下,为寻找遗文逸字而付出的努力。诗中提到,在战乱中,故都易姓,书籍焚毁,鼎腹也被烧得细小。然而,尽管历史变迁,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未改变。诗人对道人岣嵝空有闻的传说感到惋惜,对丘陵仙鬼事恍惚的描述也反映出历史的不可靠性。 诗中还提到了共和十鼓记亡一、峄山肉在无复骨、云阳八体又瓜剖等历史事件,这些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。诗人对汉童讹尉律的错误感到遗憾,并指出世儒诡正的不足之处。 诗中表达了对庐陵公修书行为的赞美,认为他继承了孔子对史书的传统,并强调了书籍的重要性。诗人也表达了对有马借人的愿望,希望有人能够继承庐陵公的事业,继续为文化传承做出贡献。 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传承的观念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君不见庐陵公,往为学士修书日。
诏畀千金访遗逸,遗文逸字往往出。
故都易姓几兵火,量臀鼎腹细诘诎。
道人岣嵝空有闻。
丘陵仙鬼事恍惚,共和十鼓记亡一。
峄山肉在无复骨,云阳八体又瓜剖。
至使汉童讹尉律,世儒诡正何足臧。
公家安取千轴藏,仲尼犹及史之阙。
有马借人吾敢忘,题签甲乙颍水阳。
后来胡君癖膏肓,倾家自构琬琰堂。
搜罗近出补厥亡,荒林圯冢见未尝。
南观禹穴计渺茫,闭门睥睨在一床。
常恨平生好古家无力,骑马蹊田观断刻。
中郎二字烦走
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兵火

    读音:bīng huǒ

    繁体字:兵火

    英语:war; warfare

    意思:
     1.战争造成的灾火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王莽传下》:“衍功侯喜素善卦,莽使筮之,曰:‘忧兵火。’”唐·钱起《江行

  • 故都

    读音:gù dū

    繁体字:故都

    英语:onetime capital

    意思:
     1.故乡;故居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离骚》:“国无人莫我知兮,又何怀乎故都!”王逸注:“复何为思故乡念楚国也。”

  • 易姓

    读音:yì xìng

    繁体字:易姓

    英语:change of one\'s surname

    意思:古代帝王把国家视为一姓之家业,故称改朝换代为“易姓”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历书》:“王者易姓受命,必慎

  • 诘诎

    读音:jié qū

    繁体字:詰詘

    意思:(诘诎,诘诎)

     1.屈曲;屈折。
      ▶汉·焦赣《易林•渐之颐》:“其指诘诎,不能解脱。”
      ▶宋·晁补之《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》诗:“故都易姓几兵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