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步出夏门行 冬十月》 鹍鸡晨鸣,鸿雁南飞,鸷鸟潜藏,熊罴窟栖。

鹍鸡晨鸣,鸿雁南飞,鸷鸟潜藏,熊罴窟栖。

意思:鵾鸡晨鸣,鸿雁南飞,猛禽潜藏,如洞中栖。

出自作者[魏晋]曹操的《步出夏门行 冬十月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步出夏门行·冬十月》是魏晋时期诗人曹操所作的一首诗,创作背景是曹操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,所经之地冰雪皑皑、银装素裹,一派北国风光。诗人灵感大发,写下了这一组诗。这首诗描述了冬天的景象,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壮志豪情。同时,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战争胜利的喜悦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孟冬十月,北风徘徊,天气肃清,繁霜霏霏。
鹍鸡晨鸣,鸿雁南飞,鸷鸟潜藏,熊罴窟栖。
钱鎛停置,农收积场。
逆旅整设,以通贾商。
幸甚至哉!
歌以咏志。
作者介绍 曹操简介
曹操(155年-220年3月15日),字孟德,一名吉利,小字阿瞒,沛国谯县(今安徽亳州)人。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,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。

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,后加封魏王,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。去世后谥号为武王。其子曹丕称帝后,追尊为武皇帝,庙号太祖。
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,对内消灭二袁、吕布、刘表、马超、韩遂等割据势力,对外降服南匈奴、乌桓、鲜卑等,统一了中国北方,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,扩大屯田、兴修水利、奖励农桑、重视手工业、安置流亡人口、实行“租调制”,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、经济出现转机。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,政治渐见清明,经济逐步恢复,阶级压迫稍有减轻,社会风气有所好转。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。

曹操精兵法,善诗歌,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,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,气魄雄伟,慷慨悲凉;散文亦清峻整洁,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,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鲁迅评价其为“改造文章的祖师”。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,唐朝张怀瓘在《书断》将曹操的章草评为“妙品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鸷鸟

    读音:zhì niǎo

    繁体字:鷙鳥

    英语:bird of prey

    意思:(鸷鸟,鸷鸟)

     1.凶勐的鸟。如鹰鹯之类。
      ▶《孙子•势》:“鸷鸟之疾,至于毁折者,势也。”

  • 鹍鸡

    读音:kūn jī

    繁体字:鵾雞

    意思:(鹍鸡,鹍鸡)

     1.《文选•张衡<西京赋>》“翔鹍仰而弗逮”李善注引《穆天子传》:“鹍鸡飞八百里。”
      ▶郭璞注:“鹍即鹍鸡,鹍与鹍同。”
      ▶汉·扬雄《

  • 鸿雁

    读音:hóng yàn

    繁体字:鴻雁

    短语:雁 大雁 鸿

    英语:swan goose

    意思:(鸿雁,鸿雁)
    见“鸿鴈”。

    详细释义

  • 潜藏

    读音:qián cáng

    繁体字:潛藏

    短语:隐蔽 匿 影 藏匿 隐伏 伏 隐没 埋伏 逃匿 匿迹 掩蔽 藏 躲

    英语:hide

    意思:(潜藏,潜藏)

  • 熊罴

    读音:xióng pí

    繁体字:熊羆

    英语:fierce fighters; valiant warriors

    意思:(熊罴,熊罴)

     1.熊和罴。皆为勐兽。因以喻勇士或雄师劲旅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