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猛虎》 引身入扱中,将死犹跳踉。

引身入扱中,将死犹跳踉。

意思:引人进入插中,将死亡还是跳跃。

出自作者[宋]欧阳修的《猛虎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虎为主题,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虎的勇猛、机智和狡诈,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智慧的重要性。 首段描绘了老虎在白日行进的场景,表现出它的心境闲适,神态昂扬。接着,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描绘,展现了老虎的凶猛和狡诈。从“头重尾不掉,百兽自然降”可以看出老虎的勇猛,而“暗祸发所忽,有机埋路傍”则揭示了老虎的狡诈。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,诗人进一步深入描绘了老虎的智慧和机警。它能够察觉潜在的危险,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应对。尽管它的爪牙锋利,但人性的智慧和机警却难以预测和防范。 最后,诗人以狐狸的奸计和狡猾与老虎的勇猛和机智相对比,表达了对人性的讽刺和对智慧的赞美。尽管老虎看似强大,但最终仍难逃死亡的命运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,展现了老虎的勇猛、机智和狡诈,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智慧的重要性。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猛虎白日行,心闲貌扬扬。
当路择人肉,罴猪不形相。
头重尾不掉,百兽自然降。
暗祸发所忽,有机埋路傍。
徐行自踏之,机翻矢穿肠。
怒吼震林丘,瓦落儿堕床。
已死不敢近,目睛射余光。
虎勇恃其外,爪牙利钩鋩。
人形虽羸弱,智巧乃中藏。
恃外可推折,藏中难测量。
英心多决烈,自信不猜防。
老狐足奸计,安居穴垣墙。
穷冬听冰渡,思虑岂不长。
引身入扱中,将死犹跳踉。
狐奸固堪笑,虎猛诚可伤。
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
欧阳修(1007年8月1日-1072年9月22日),字永叔,号醉翁、六一居士,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)人,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,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。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官至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,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累赠太师、楚国公。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、苏洵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,并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被后人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
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。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,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。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,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。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,也对诗风、词风进行了革新。在史学方面,也有较高成就,他曾主修《新唐书》,并独撰《新五代史》。有《欧阳文忠集》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跳踉

    读音:tiào liáng

    繁体字:跳踉

    英语:jump; leap

    意思:
     1.犹跳跃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逍遥游》:“子独不见狸狌乎?卑身而伏,以候敖者;东西跳梁,不辟高下。”

  • 引身

    读音:yǐn shēn

    繁体字:引身

    意思:抽身;引退。
      ▶战国·楚·宋玉《神女赋》:“欢情未接,将辞而去,迁延引身,不可亲附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顺宗实录五》:“岂可如此自毁坏,摆袖引身而去。”
      ▶清

  • 中将

    解释

    中将 zhōngjiàng

    [lieutenant general] 军衔,低于上将,高于少将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中等才能的将领。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及至中将,上不知天道,下不知地利,专用人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