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尝春酒》 野觞浮郑酌,山酒漉陶巾。

野觞浮郑酌,山酒漉陶巾。

意思:野杯浮郑斟酌,山酒把陶巾。

出自作者[唐]王绩的《尝春酒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场景,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欣赏。 首句“野觞浮郑酌”,这里的“野觞”指的是在野外饮酒,“郑酌”指的是郑国的水,这里暗指清澈的水。这句诗描绘了人们在野外欢聚一堂,举杯畅饮郑国的水,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激和欣赏。 第二句“山酒漉陶巾”中的“山酒”指的是自酿的酒,“漉陶巾”则是指用陶巾过滤酒液。这句诗描绘了他们将自酿的酒过滤后,用陶巾擦拭酒杯,表达了对自家酿酒的自豪和对生活的热爱。 第三句“但令千日醉”中的“千日醉”指的是长醉不醒,这里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享受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。这句诗表达了他们希望永远沉醉在生活的美好之中,享受每一个时刻。 最后一句“何惜两三春”中的“两三春”指的是短暂的春天,这里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感慨。这句诗表达了他们不惧怕时间的流逝,珍惜每一个春天,享受生命的美好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人们在野外欢聚一堂,畅饮自家酿造的酒,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激和欣赏,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。这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充满了对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野觞浮郑酌,山酒漉陶巾。
但令千日醉,何惜两三春。
作者介绍
王绩(约589—644),字无功,号东皋子,古绛州龙门县(山西万荣县通化镇,通化镇1972年由河津县划入万荣县)人,唐代诗人。隋末举孝廉,除秘书正字。不乐在朝,辞疾,复授扬州六合丞。时天下大乱,弃官还故乡。唐武德中,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。贞观初,以疾罢归河渚间,躬耕东皋(今宿州五柳风景区),自号“东皋子”。性简傲,嗜酒,能饮五斗,自作《五斗先生传》,撰《酒经》、《酒谱》,注有《老》、《庄》。其诗近而不浅,质而不俗,真率疏放,有旷怀高致,直追魏晋高风。律体滥觞于六朝,而成型于隋唐之际,无功实为先声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野觞

    读音:yě shāng

    繁体字:野觴

    意思:(野觞,野觞)
    村野的酒。
      ▶唐·王绩《尝春酒》诗:“野觞浮郑酌,山酒漉陶巾。但令千日醉,何惜两三春?”

    解释:1.村野的酒。

  • 陶巾

    读音:táo jīn

    繁体字:陶巾

    意思:陶潜的软帽。
      ▶《宋书•隐逸传•陶潜》:“郡将候潜,值其酒熟,取头上葛巾漉酒毕,还复着之。”后因以为文人放诞闲适之典。
      ▶唐·王绩《尝春酒》诗:“野觞浮郑酌,山酒漉陶巾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