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》 封还不觉天颜近,劝诵偏知帝学高。

封还不觉天颜近,劝诵偏知帝学高。

意思:封回不觉天颜近,劝读偏知皇帝学高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关于一位老臣对于皇帝的忠诚和敬爱的表达。 首句“批凤提鳌间世遭”,描绘了这位老臣在宫廷中的地位和作用,他像是被赋予了处理凤凰和鳌鱼(传说中的神兽)的职责,象征着他的重要性和非凡的能力。 “老臣全未报丝毫”表达了老臣对于未能回报皇帝一丝一毫的恩情的深深遗憾和愧疚。 “封还不觉天颜近”描绘了老臣对于皇帝的敬畏和忠诚,尽管皇帝的恩赐和信任使他感到自己与皇帝的距离更近,但他仍然感到敬畏,不敢有丝毫的松懈。 “劝诵偏知帝学高”表达了老臣对于皇帝的学识和智慧的敬仰和钦佩,通过劝说皇帝读书,他更深入地了解了皇帝的学识之高。 “户外昭容犹紫袖,柩前诸后更黄袍”描绘了皇帝的宫廷生活和礼仪,紫色的衣袖在户外飘扬,黄色的袍服在棺前展示,这些都象征着皇帝的权威和尊严。 “暮年泪滴藏山稿,畴昔曾经圣笔褒”则表达了老臣对于自己年老时能够得到皇帝的褒奖的感激和怀念,他的眼泪滴在了自己的诗稿上,这些诗稿记录了他过去的经历和感受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老臣对于皇帝的忠诚、敬爱和感激之情,同时也描绘了宫廷生活的礼仪和权威,以及老臣对于过去的回忆和感激。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敬意的诗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批凤提鳌间世遭,老臣全未报丝毫。
封还不觉天颜近,劝诵偏知帝学高。
户外昭容犹紫袖,柩前诸后更黄袍。
暮年泪滴藏山稿,畴昔曾经圣笔褒。
作者介绍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帝学

    读音:dì xué

    繁体字:帝學

    意思:(帝学,帝学)
    即国学。国家所设立的学校。
      ▶《孔丛子•问军礼》:“天子使有司以特牲告社,告以所征之事而受命焉,奠于帝学以受成。”
      ▶《文选•蔡邕<郭有道碑文>》

  • 不觉

    读音:bù jué

    繁体字:不覺

    英语:unconsciously

    意思:(不觉,不觉)

     1.沉睡不醒。
      ▶《战国策•魏策二》:“齐桓公夜半不嗛,易牙乃煎熬燔炙,和调五味而

  • 封还

    读音:fēng hái

    繁体字:封還

    意思:(封还,封还)

     1.缄封退还。多指封还诏敕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王嘉传》:“﹝哀帝﹞益封董贤二千户……嘉封还诏书,因奏封事。”
     
     2.唐以后为门下

  • 天颜

    读音:tiān yán

    繁体字:天顏

    意思:(天颜,天颜)
    天子的容颜。
      ▶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•勾践归国外传》:“群臣拜舞天颜舒,我王何忧能不移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紫宸殿退朝口号》:“昼漏稀闻高阁报,天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