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去倚阑干。
意思:休去倚靠着栏杆。
出自作者[宋]赵长卿的《菩萨蛮·隔江一带春山好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离别的不舍之情。
首两句“隔江一带春山好。平林新绿春光老。”描绘了春天的景象。诗人站在江边,看到隔江一带春山如画,绿意盎然,平林新绿,春光渐老。这里,诗人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和时间的流逝。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欣赏,也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的淡淡哀愁。
接下来的两句“休去倚阑干。飞红不忍看。”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。诗人劝告自己不要再去倚靠栏杆,因为看到落花会更加伤感。这里,“休去”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,“飞红”则描绘了落花的景象,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哀伤之情。这两句诗将离别的哀愁和春天的美好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种深深的哀婉之情。
接下来的两句“东流何处去。便是归舟路。”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迷茫。“归舟路”暗示着诗人将要离开,去往未知的地方。然而,“东流何处去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,因为不知道江水会流向哪里,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如何。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迷茫,也加深了诗人的哀伤之情。
最后两句“芳草外斜阳。行人更断肠。”以夕阳映衬了离别的哀伤。“芳草外斜阳”描绘了远处的夕阳和萋萋芳草,给人一种凄凉之感。“行人更断肠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,因为离别让他感到无比的痛苦和不舍。这两句诗将夕阳、芳草和离别之情融为一体,形成了一种深深的哀婉之情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之情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优美,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婉和痛苦。
相关句子
- 重来花畔倚阑干,愁满阑干无倚处。-- 出自《玉楼春》作者:[宋]周端臣
- 遍凭十二阑干曲,一曲阑干一曲春。-- 出自《牡丹百咏(录三十二首)》作者:[明]张淮
- 阑干。-- 出自《木兰花慢 中秋 吴礼部诗话》作者:[金]吴激
- 阑干曲。-- 出自《忆秦娥 昨日尝赋忆秦娥一首,以介石齐前木》作者:[元]倪瓒
- 阑干曲。-- 出自《忆秦娥 昨日尝赋忆秦娥一首,以介石齐前木》作者:[元]倪瓒
- 阑干凭暖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多情被恼》作者:[宋]向滈
- 日日阑干倚。-- 出自《虞美人·分香帕子揉蓝腻》作者:[宋]何?
- 红日上阑干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柳条窣窣闲庭院》作者:[宋]陈克
- 即今休去便休去,欲觅了时无了时。-- 出自《对月了残经》作者:[宋]释师范
- 劝君休去便休去,欲觅了时无了时。-- 出自《颂古八首》作者:[宋]释云
- 休去思量。-- 出自《风入松·老年长忆少年狂》作者:[宋]谢懋
- 休去。-- 出自《感皇恩·蝴蝶满西园》作者:[宋]晁冲之
- 山人休去。-- 出自《摸鱼子 用前韵送敬之蒲君卜居淮上,敬之自》作者:[元]白朴
- 休去。-- 出自《如梦令·罨画屏中客住》作者:[宋]范成大
- 休去。-- 出自《如梦令·罨画屏中客住》作者:[宋]范成大
- 休去。-- 出自《如梦令·试问春归何处》作者:[宋]无名氏
- 倚阑。-- 出自《河传 戏效花间体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- 倚阑。-- 出自《河传 戏效花间体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- 倚阑金翠。-- 出自《点绛唇·春入西园》作者:[宋]王庭珪
- 倚阑不足。-- 出自《摸鱼儿·卷绣帘》作者:[宋]欧阳修
- 倚阑愁绝。-- 出自《摸鱼儿·掩凄凉》作者:[宋]程垓
- 倚阑看。-- 出自《江神子/江城子》作者:[宋]谢逸
- 干戈森若林。-- 出自《堂上行》作者:[魏晋]曹叡
- 秋色满江干。-- 出自《诉衷情·夜深人悄漏声残》作者:[元]长筌子
- 泪干万点。-- 出自《木兰花慢·傍池阑倚遍》作者:[宋]蒋捷
- 天威不可干。-- 出自《怨歌行》作者:[魏晋]曹植
- 日出登东干。-- 出自《升天行》作者:[魏晋]曹植
- 挺干朝阳。-- 出自《赠沈录事江水曹二大使诗》作者:[南北朝]沈约
- 洞庭风雨干。-- 出自《同咏乐器 琴》作者:[南北朝]谢朓
- 干之一九。-- 出自《字谜》作者:[南北朝]鲍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