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今恨却无颇牧,不念丘原起日无。
意思:到现在恨却没有廉颇、李牧,不念我起源天没有。
出自作者[宋]袁说友的《题胡待制平贼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主题是批评朝廷中没有人能够识别真正的儒者,表达了对国家治理者的失望和不满。
首句“误国何人作计疏”,诗人用疑问的方式,表达了对当前政策制定者的质疑和不满。这里的“何人”暗示了当前政策的方向和策略存在问题,而“作计疏”则表达了对这些政策的不满和疏离。
“满朝元未识真儒”则是对朝廷中官员们缺乏对真正儒者的认识的批评。儒者是古代社会中重要的知识分子,他们通常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素养,对于国家治理有着重要的作用。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朝廷官员们缺乏对儒者的认识和尊重的失望。
“至今恨却无颇牧,不念丘原起日无”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国家治理者的深深失望和责备。诗人用“至今恨却无颇牧”来暗示当前的国家治理者没有像李牧、廉颇等名将那样的人才,来保卫国家,振兴国家。而“不念丘原起日无”则表达了对国家治理者忘记了自己的根基和初心的不满。这里的“丘原起日”可能是指国家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的过程,而治理者却忘记了初心,没有能够带领国家走向更好的未来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国家治理者的失望和不满,对真正儒者的渴求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。诗人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,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