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赠茅山高拾遗蔓》 梦觉幽泉滴,应疑禁漏声。

梦觉幽泉滴,应疑禁漏声。

意思:梦中醒来幽泉滴,应怀疑禁止漏声。

出自作者[唐]章孝标的《赠茅山高拾遗蔓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人皆贪禄利,白首更营营。若见无为理,兼忘不朽名》,它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。 首两句“人皆贪禄利,白首更营营。”直接揭示了人们追求名利的心态,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,仍然在为生活奔波。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普遍的价值观,即对权力和财富的追求,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。 “若见无为理,兼忘不朽名。”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转折,表达了作者对另一种生活的向往,即追求无为的道理,忘却世俗的名誉和地位。这种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平静和满足,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反叛和超越。 “幽禽窥饭下,好药入篱生。”这两句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,即安静的禽鸟在旁边觅食,好的药材在篱笆边生长。这种环境暗示了作者追求的是一种简单、自然、宁静的生活方式。 “梦觉幽泉滴,应疑禁漏声。”最后两句描绘了作者从梦中醒来,听到滴水的声音,怀疑是禁漏的声音。这一细节描绘了作者对时间的敏感,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珍惜和对时间的敬畏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,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简单、自然、宁静生活的向往。它启示我们,人生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,珍惜时间,过有意义的生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人皆贪禄利,白首更营营。
若见无为理,兼忘不朽名。
幽禽窥饭下,好药入篱生。
梦觉幽泉滴,应疑禁漏声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梦觉

    读音:mèng jué

    繁体字:夢覺

    意思:(梦觉,梦觉)

     1.犹梦醒。
      ▶《太平寰宇记》卷一三六引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:“忽如梦觉,犹在枕旁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宿龙宫滩》诗:“梦觉灯生晕,宵残

  • 幽泉

    读音:yōu quán

    繁体字:幽泉

    意思:
     1.幽深隐僻的泉水。
      ▶晋·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潜龙浮景,而幽泉高镜。”
      ▶唐·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:“幽泉怪石,无远不到。”
     
     2

  • 漏声

    引用解释

    铜壶滴漏之声。 唐 杜甫 《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》:“五夜漏声催晓箭,九重春色醉仙桃。” 宋 苏轼 《寒食夜》诗:“漏声透入碧窗纱,人静鞦韆影半斜。” 清 谭嗣同 《和仙槎除夕感怀》之四:“有约闻鷄同起舞,灯前转恨漏声迟。”

    读音:lòu shēng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