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声似把芳心告。
意思:声声似把芳心告诉。
出自作者[宋]柳永的《隔帘听·咫尺凤衾鸳帐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离别》,是一首表达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的诗。
首先,诗的前两句“咫尺凤衾鸳帐,欲去无因到”,描绘了离别的场景,暗示了分离的痛苦和无奈。“咫尺”一词,既表达了距离的近,又暗示了分离的远,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“无因到”则表达了无法阻止或避免分离的无奈。
接下来,“□须[上穴下卒]地重门悄。认绣履频移,洞房杳杳”,描述了离别后的环境,深宅大院,重门紧闭,寂静无声。主人公在寻找过去的痕迹,通过观察绣花鞋子的移动来想象她的伴侣在房间里的活动,但只能通过想象来描绘,更增加了离别的痛苦。
“强语笑。逞如簧、再三轻巧”,描述了尽管痛苦,但为了掩饰内心的情感,不得不强颜欢笑的场景。“如簧”形象地描绘了甜言蜜语,但这些话语显得轻巧而不真实。
“梳妆早。琵琶闲抱。爱品相思调。声声似把芳心告”,这里通过描述梳妆和弹琵琶来表达对伴侣的思念,琵琶作为一种表达相思的工具,而“品相思调”则直接表达了对伴侣的思念。
“隔帘听,赢得断肠多少。恁烦恼。除非共伊知道”,最后两句表达了无法相见时只能通过声音传递思念的痛苦,听到的都是令人断肠的声音,只有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情才能缓解这种痛苦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离别和相思的场景,表达了深深的痛苦和无奈。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。
相关句子
-
芳心已逐。-- 出自《点绛唇·黄鸟嘤嘤》作者:[宋]朱淑真
- 芳心发。-- 出自《两同心·秋水明眸》作者:[宋]杨无咎
- 芳心乱。-- 出自《点绛唇·洞户深沈》作者:[宋]晁端礼
- 芳心一缕。-- 出自《点绛唇·折断烟痕》作者:[宋]王茂孙
- 芳心一点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芳心一点》作者:[宋]李光
- 芳心缱绻。-- 出自《瑞鹤仙·听梅花吹动》作者:[宋]洪瑹
- 芳心乱。-- 出自《隔浦莲近/隔浦莲近拍》作者:[宋]赵闻礼
- 芳心两自知。-- 出自《醉桃源/阮郎归》作者:[宋]秦观
- 芳心空自持。-- 出自《古风其四十九》作者:[唐]李白
- 惹芳心如醉。-- 出自《探春令·绿杨枝上晓莺啼》作者:[宋]无名氏
- 愁耳不堪重听,声声又复声声。-- 出自《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》作者:[元]徐再思
- 声声苦。-- 出自《万年春 杜鹃》作者:[元]丘处机
- 声声字字酸楚。-- 出自《摸鱼儿 遗山乐府上附》作者:[元]李治
- 只管声声喜。-- 出自《桃源忆故人·小楼帘卷栏干外》作者:[宋]李漳
- 声声敲碧玉。-- 出自《谒金门·西风竹》作者:[宋]陈东甫
- 一声声。-- 出自《长相思·一声声》作者:[宋]万俟咏
- 声声字字。-- 出自《摸鱼儿 题熊伯宜藏梅花卷子》作者:[元]张翥
- 声声字字。-- 出自《摸鱼儿 题熊伯宜藏梅花卷子》作者:[元]张翥
- 一声声。-- 出自《系裙腰》作者:[宋]刘仙伦
- 争似把、渔竿到头。-- 出自《柳梢青·申白苛留》作者:[宋]刘克庄
- 似把归期惊倦旅。-- 出自《鱼游春水·离愁禁不去》作者:[宋]卢祖皋
- 绵蛮似把衷情诉。-- 出自《风栖梧 暮春闻莺》作者:[元]王丹桂
- 气挟清霜,似把群花小。-- 出自《点绛唇·数朵芙蕖》作者:[宋]汪莘
- 不敢告勤。-- 出自《答谢谘议》作者:[南北朝]谢灵运
- 宇宙告和。-- 出自《征西大将军京陵王公会射堂皇太子见命作此诗》作者:[魏晋]陆云
- 挥手告乡曲。-- 出自《过始宁墅诗》作者:[南北朝]谢灵运
- 必告父母。-- 出自《南山》作者:[先秦]诗经
- 昨朝官告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昨朝官告》作者:[宋]辛弃疾
- 季春告暮。-- 出自《失题》作者:[魏晋]陆云
- 归去告穹苍。-- 出自《太清舞》作者:[宋]史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