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沁园春·暂聚如萍》 消魂处,但烟光缥渺,山色周遭。

消魂处,但烟光缥渺,山色周遭。

意思:消魂处,但烟雾缥缈,山色周围。

出自作者[宋]葛长庚的《沁园春·暂聚如萍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充满离别哀愁的诗。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,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,离别痛苦的主题。 “暂聚如萍,忽散似云”用比喻的方式描绘了人生的聚散无常,相聚短暂,离别却突然而来,展现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常。 “向天涯海角,两行别泪,风前月下,一片离骚。”这几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,天涯海角,两行泪水,风前月下,一片悲伤,离别的痛苦和悲伤在这里被描绘得淋漓尽致。 “啼罢栖乌,望穷芳草,此恨与之谁较多。”这里用乌鸦的啼叫和茂盛的芳草来衬托离别的哀恨,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悲痛之情。 “昏黄後,对青灯感慨,白酒悲歌。”昏暗的灯光下,诗人独自对着青灯感慨,喝着白酒悲歌,展现了诗人离别后的孤独和痛苦。 下阕“梦中作梦知麽。忆往事落花流水呵。”诗人在梦中又做梦,回忆往事如落花流水,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。 “更凭高□远,沈腰不瘦,怅今怀昔,潘鬓须皤。”诗人凭高远眺,虽然身体并不瘦弱,但是怀着对过去的怅惘,鬓发已经斑白。 “去燕来鸿,寻梅问柳,寸念从他寒暑熬。”诗人通过描绘燕子和鸿雁的离去,寻找梅花和柳树的场景,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熬过寒暑的期盼。 “消魂处,但烟光缥渺,山色周遭。”最后诗人用烟光缥渺,山色周遭的景象来结束全诗,展现了诗人离别后的消魂和孤独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生动,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,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,离别痛苦的主题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暂聚如萍,忽散似云,无可奈何。
向天涯海角,两行别泪,风前月下,一片离骚。
啼罢栖乌,望穷芳草,此恨与之谁较多。
昏黄後,对青灯感慨,白酒悲歌。
梦中作梦知麽。
忆往事落花流水呵。
更凭高远,沈腰不瘦,怅今怀昔,潘鬓须皤。
去燕来鸿,寻梅问柳,寸念从他寒暑熬。
消魂处,但烟光缥渺,山色周遭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缥渺

    读音:piǎo miǎo

    繁体字:縹渺

    意思:(缥渺,缥渺)
    见“缥缈”。

    解释:1.见\"缥缈\"。

    详细释义:高远飘忽,隐隐约约的样子。西游记?第十一回

  • 山色

    读音:shān sè

    繁体字:山色

    英语:scene of mountains

    意思:山的景色。
      ▶唐·岑参《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》诗:“郭外山色溟,主人林馆秋。”
      ▶宋·欧阳修《

  • 消魂

    读音:xiāo hún

    繁体字:消魂

    英语:be overwhelmed with joy

    意思:销魂。灵魂离散。形容极度的悲愁、欢乐、恐惧等。
      ▶唐·綦毋潜《送宋秀才》诗:“秋风一送别,江上

  • 烟光

    引用解释

    亦作“烟光”。 1.云霭雾气。 唐 元稹 《饮致用神麴酒三十韵》:“雪映烟光薄,霜涵霽色冷。” 宋 黄庭坚 《题宗室大年画》诗之一:“水色烟光上下寒,忘机鸥鸟恣飞还。” 金 元好问 《九月晦日玉村道中》诗:“烟光藏落景,山骨露清秋。” 清 于养志 《不寐》诗:“小苑烟光薄,疏帘月影清。”

    2.指春天的风光。 唐 黄滔 《

  • 周遭

    读音:zhōu zāo

    繁体字:周遭

    英语:arround; round; about

    意思:(参见週遭)
    周围。
      ▶唐·刘禹锡《石头城》诗:“山围故国周遭在,潮打空城寂寞回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