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瑯琊山中废寺》 欲访山中寺,沿堤石甃长。

欲访山中寺,沿堤石甃长。

意思:要访问山中寺,沿着堤岸石砌长。

出自作者[宋]戴复古的《瑯琊山中废寺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欲访山中寺,沿堤石甃长》是一首描绘山中寺庙在战乱后破败景象的诗,同时也表达了对寺庙中隐藏的珍贵文物遭遇破坏的痛心。 首句“欲访山中寺,沿堤石甃长”描绘了诗人想要访问山中寺庙的情景,通过“石甃长”这个词语,我们可以想象出一条长长的人工堤,用石头砌成,这为后面的描述提供了背景。 “宝坊兵后废,御帖窑中藏。”这一句揭示了山中寺庙在战乱后的破败景象,原本珍贵的寺庙现在变得残破不堪。而“御帖窑中藏”则暗示了寺庙中藏有珍贵的文物,可能是皇帝赐予的书法作品,但因为战乱而不得不隐藏起来。 “故址生秋草,寒窗带夕阳。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荒凉景象,原本的建筑遗址上长满了秋天的野草,而寺庙的窗户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凄凉。 “孤僧出迎客,满口话凄凉。”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僧人出来迎接诗人,但满口都是凄凉的话语。这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荒凉和僧人的孤独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寺庙在战乱后的破败景象和僧人的孤独,表达了对珍贵文物遭遇破坏的痛心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。诗中的语言简洁而深刻,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欲访山中寺,沿堤石甃长。
宝坊兵后废,御帖窑中藏。
故址生秋草,寒窗带夕阳。
孤僧出迎客,满口话凄凉。
作者介绍
戴复古(1167年-1248年后),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。字式之,常居南塘石屏山,故自号石屏、石屏樵隐。天台黄岩(今属浙江台州)人。一生不仕,浪游江湖,后归家隐居,卒年八十余。

曾从陆游学诗,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,兼具江西诗派风格。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,反映人民疾苦,具有现实意义。

关键词解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