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
《辽城望月》
驻跸俯九都,停观妖氛灭。
驻跸俯九都,停观妖氛灭。
意思:
停留下九都,停止观看妖气消灭。
出自作者[唐]李世民的《辽城望月》
全文创作背景
唐太宗李世民的《辽城望月》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对高句丽的战争有关。贞观十六年(642年),高句丽政权公开对抗李唐王朝,为了平定边境,贞观十九年(645年)李世民决定亲自率领大军征讨高句丽。在得胜之后,李世民于辽东城头创作了这首《辽城望月》,以庆祝胜利。这首诗描绘了月光下的辽东城,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兴盛的期望。
相关句子
於戏中兴,驻跸东南。
-- 出自《孝宗皇帝杜甫万丈潭诗御书赞》作者:[宋]岳珂
驻跸怀千古,开襟望九州。
-- 出自《驾幸三会寺应制》作者:[唐]上官昭容
天行传驻跸,月出候鸣钟。
-- 出自《承天候驾四首》作者:[明]皇甫汸
驻跸阴山下,分营瀚海边。
-- 出自《送金谕德扈从征虏(二首)》作者:[明]王英
扬州妙歌舞,驻跸盛公卿。
-- 出自《夜坐》作者:[宋]晁说之
驻跸瑶池上,命赐华筵。
-- 出自《宴瑶池 宴瑶池本名八声甘州,乐府八声甘州》作者:[元]白朴
鸾辂驻跸,八马戏芝田。
-- 出自《戚氏·玉龟山》作者:[宋]苏轼
龙沙驻跸地,皇祖纪南征。
-- 出自《龙沙》作者:[明]多炡
洞天{左山右含}岈以连云兮,俯九垠其如芥。
-- 出自《越问·封疆》作者:[宋]孙因
瓜步妖氛灭,昆冈草树青。
-- 出自《送程德琳郎中学士(得远山)》作者:[唐]徐锴
迥夜昏氛灭,危亭眺望雄。
-- 出自《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》作者:[唐]郭澹
前岭游氛灭,中林芳气和。
-- 出自《贺给事尝诣蔡起居郊馆有诗因命同作》作者:[唐]张九龄
淮海妖氛灭,乾坤嘉气通。
-- 出自《大社观献捷诗》作者:[唐]白居易
诗句原文
玄兔月初明,澄辉照辽碣。
映云光暂隐,隔树花如缀。
魄满桂枝圆,轮亏镜彩缺。
临城却影散,带晕重围结。
驻跸俯九都,停观妖氛灭。
作者介绍
李世民简介
唐太宗李世民(公元598年1月28日【一说599年1月23日】-公元649年7月10日),生于武功之别馆(今陕西武功),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,唐朝第二位皇帝,杰出的政治家、战略家、军事家、诗人。
李世民少年从军,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。唐朝建立后,李世民官居尚书令、右武候大将军,受封为秦国公,后晋封为秦王,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、刘武周、窦建德、王世充等军阀,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。
公元626年7月2日(武德九年六月初四),李世民发动“玄武门之变”,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、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,被立为太子,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,李世民即位,改元贞观。
李世民为帝之后,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,对内以文治天下,虚心纳谏,厉行节约,劝课农桑,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,国泰民安,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。对外开疆拓土,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,征服高昌、龟兹、吐谷浑,重创高句丽,设立安西四镇,各民族融洽相处,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,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。
公元649年7月10日(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),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,享年五十二岁,在位二十三年,庙号太宗,葬于昭陵。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,有墨宝传世。
关键词解释
驻跸
读音:
zhu bi
繁体字:
駐蹕
英语:
stay temporarily; stop over; put up
意思:
(驻跸,驻跸)
亦作“驻驆”。
帝王出行,途中停留暂住。
驻跸详解
名句
|
成语
|
杂谈
|
词典
|
字典
|
拼音
|
谜语
|
拆字
|
造句
|
诗词上一句
|
诗词下一句
|
名字赏析
|
人物
|
其他
|
今日天气诗词
|
热门搜索
Copyright ©
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