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咏老赠梦得》 情于故人重,迹共少年疏。

情于故人重,迹共少年疏。

意思:在旧人重情,痕迹和少年疏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咏老赠梦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与君俱老也,自问老何如》是一首描绘老年人生活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和态度。 首联“眼涩夜先卧,头慵朝未梳”直接描绘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,眼涩、头慵,形象地表现了老年人的身体状态和日常生活的慵懒。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无奈和接受,尽管身体状态不如年轻时,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。 颔联“有时扶杖出,尽日闭门居”进一步描述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,有时会扶着拐杖出门走走,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静坐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老年人的孤独和寂寞,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淡定和从容。 颈联“懒照新磨镜,休看小字书”则表达了老年人对自我形象的忽视和对书籍的淡漠。他们不再关心自己的外貌,也不再热衷于阅读书籍,这反映了老年人对生活的淡泊和自足。 尾联“唯是闲谈兴,相逢尚有余”则表达了老年人对人际交往的渴望和喜爱。尽管年龄增长,他们仍然保持着对闲谈的兴趣,愿意与老朋友相逢。这体现了老年人对社交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情。 总体来看,这首诗描绘了老年人生活的真实状态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态度和感慨。尽管身体状态不如年轻时,老年人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淡定、自足和热情,愿意与老朋友相逢,享受生活的每一刻。这首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,鼓励人们面对老年生活时保持乐观和从容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与君俱老也,自问老何如。
眼涩夜先卧,头慵朝未梳。
有时扶杖出,尽日闭门居。
懒照新磨镜,休看小字书。
情于故人重,迹共少年疏。
唯是闲谈兴,相逢尚有余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故人

    读音:gù rén

    繁体字:故人

    短语:老友 旧 老朋友

    英语:old friend

    意思:
     1.旧交;老友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山木》:“夫子出于山,舍于故人

  • 少年

    读音:shào nián

    繁体字:少年

    短语:未成年 苗 未成年人

    英语:juvenile

    意思:I
    不几年。
       ▶《后汉书•西南夷传•滇》:“初到郡,米

  • 重迹

    读音:zhòng jì

    繁体字:重跡

    意思:(重迹,重迹)

     1.犹重足。
      ▶《北史•魏京兆王黎传》:“﹝元叉﹞常直禁中,明帝唿为姨父,自后百僚重迹。”参见“重足”。
     
     2.犹言重蹈覆

  • 共少

    读音:gòng shǎo

    繁体字:共少

    意思:共享少许东西,谓上下同甘苦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园人送瓜》诗:“食新先战士,共少及溪老。”
      ▶仇兆鰲注:“《北齐书》:兰陵王·长恭为将,每得一瓜,必与将士共之。”

  • 年疏

    读音:nián shū

    繁体字:年疏

    意思:旧俗年节时僧尼道士送给施主为其祈福的祝告文。
      ▶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回:“我正疑惑,忽然又来了两个姑子,我心里才明白了:那姑子必是来送年疏或要年例香例银子。”又称“交年疏”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