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浣溪沙青团壬子春,赴闽宪,别瓢泉》 对郑子真岩石卧,趁陶元亮菊花期。

对郑子真岩石卧,趁陶元亮菊花期。

意思:我仿效郑子真对着岩石坐卧,趁着陶元亮菊花期。

出自作者[宋]辛弃疾的《浣溪沙青团壬子春,赴闽宪,别瓢泉》

全文赏析

【注释】
  ①作于绍熙三年(1192)春。稼轩自孝宗淳熙八年(1181)冬至光宗绍熙二年(1191)冬,被劾罢居上饶带湖整十个春秋。绍熙二年冬接诏命出任福建提点刑狱使。此离家赴任时作。壬子:光宗绍熙三年。闽宪:福建提点刑狱。宪:宪司的简称,宋代即指提点刑狱,后世改称按察司。  稼轩赴任,思绪纷纭:既忧心国事,期立功建业;又留恋山林,愿田园终生。上下片俱作二、一顿转句式。上片借鸟寄情:杜宇啼春,有情送行;白鸟背飞,无情若怨。下片叠用三事,假事写意:高人逸趣,可窥词人退隐初衷。“而今”句意转,违约背盟,愧对故人,与上片“白鸟”句一脉相承,遥为呼应。
  ②“细听”两句:杜鹃有情,声声送行盼归。杜宇:即杜鹃鸟,传说为蜀郡望帝所化,啼时泣血,啼声作“不如归去”,能动人归思,故亦称思归鸟、催归鸟。
  ③“朝来”句:白鸟怨恨,背人飞去。白鸟即鸥鹭。按:稼轩初隐带湖,曾作《水调歌头·盟鸥》,与鸥鹭结盟,表示永久相伴。今骤然离去,故言其似有责怪之意。
  ④“对郑”两句:言初意师效郑、陶,田园终生。郑子真:西汉成帝时人。屡聘不就,隐居云阳谷口,世称谷口子真。见扬雄《法言·问神篇》。陶元亮:即陶渊明。他耻为五斗米折腰,毅然解印归隐,至死不仕。他最爱秋菊,每至重阳,必把酒赏菊。
  ⑤“而今”句:谓而今出任闽宪,该为人所笑。北山移:即南齐孔稚珪的《北山移文》。南齐周颙和孔稚珪等初隐钟山,后来周颙应诏出仕,期满进京,再过钟山时,孔稚珪作此文,假托山灵,讽刺周颙违约出仕,拒周入山。北山,即指钟山。移文,这里作檄文讲,一种带有晓谕性的官方文体。
-----------转自“羲皇上人的博客”-----------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细听春山杜宇啼。
一声声是送行诗。
朝来白鸟背人飞。
对郑子真岩石卧,趁陶元亮菊花期。
而今堪诵北山移。
作者介绍 辛弃疾简介
辛弃疾(1140年5月28日-1207年10月3日),原字坦夫,后改字幼安,号稼轩,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(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)人。南宋豪放派词人、将领,有“词中之龙”之称。与苏轼合称“苏辛”,与李清照并称“济南二安”。

辛弃疾生于金国,少年抗金归宋,曾任江西安抚使、福建安抚使等职。著有《美芹十论》、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山居。开禧北伐前后,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、镇江知府、枢密都承旨等职。开禧三年(1207年),辛弃疾病逝,年六十八。后赠少师,谥号“忠敏”。

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,以功业自许,却命运多舛、备受排挤、壮志难酬。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,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、民族命运的关切、忧虑,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。其词艺术风格多样,以豪放为主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,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现存词六百多首,有词集《稼轩长短句》等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子真

    读音:zǐ zhēn

    繁体字:子真

    意思:汉·褒中人郑朴的字。居谷口,世号谷口子真。修道守默,汉成帝时大将军王凤礼聘之,不应;耕于巖石之下,名动京师。见《汉书•王贡两龚鲍传序》。
      ▶唐·张乔《七松亭》诗:“已比子真耕谷口,

  • 岩石

    读音:yán shí

    繁体字:岩石

    短语:岩层

    英语:rock

    近义词:

    详细释义:构成地球外壳的矿物集合体。可分为火成

  • 菊花

    读音:jú huā

    繁体字:菊花

    英语:chrysanthemum

    意思:
     1.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叶子有柄,卵形,边缘有缺刻或锯齿。秋季开花。品种很多。供观赏,有的品种可入药。
      ▶南朝

  • 花期

    解释

    花期 huāqī

    [florescense;the flowering season] 植物开花的季节

    今年花期将延迟

    引用解释

    植物开花的时期。 五代 和凝 《小重山》词:“管絃分响亮,探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