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故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西平王挽词》 还经誓师处,薤露不堪闻。

还经誓师处,薤露不堪闻。

意思:返回经过誓师处,薤露不接受。

出自作者[唐]权德舆的《故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西平王挽词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老人的功绩和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。 首句“翊戴推元老”,表达了这位老人被众人推举为领导者,元老一词通常用于指代在某个领域有卓越贡献和深厚资历的人。“推”字表达了众人对他的一致认可和尊重。 “谋猷合大君”则表达了他在决策和策略方面的卓越才能,得到了君主的信任和重用。 “河山封故地,金石表新坟”描绘了他在世时的功绩和死后留下的痕迹。他曾为国家和人民争取到宝贵的利益,死后也留下了永恒的纪念。 “剑履归长夜,笳箫咽暮云”进一步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敬仰之情。剑履意味着他深受部下的爱戴,如同在长夜中指引方向的明灯。笳箫之声在傍晚的云雾中低回,象征着他的离去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哀思。 最后,“还经誓师处,薤露不堪闻”表达了人们对他的记忆和对他的敬仰之情,即使岁月流逝,他的事迹和影响仍然历历在目,令人难以忘怀。薤露是古代挽歌的名称,在这里象征着他的离去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这位老人的功绩、影响和人们对他的怀念,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翊戴推元老,谋猷合大君。
河山封故地,金石表新坟。
剑履归长夜,笳箫咽暮云。
还经誓师处,薤露不堪闻。
作者介绍 谢惠连简介
权德舆(759年—818年),字载之,天水略阳(今甘肃秦安东北)人,后徙润州丹徒(今江苏镇江)。唐朝文学家、宰相,起居舍人权皋之子。

少有才气,未冠时即以文章称,杜佑、裴胄交辟之。唐德宗闻其材,召为太常博士,改左补阙,兼制诰,进中书舍人,历礼部侍郎,三次知贡举。唐宪宗时,累迁礼部尚书、同平章事。后坐事罢相,历任东都留守东都。复拜太常卿,徙刑部尚书,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。元和十三年(818年)去世,年六十。追赠左仆射,谥号“文”。

权德舆掌诰九年,三知贡举,位历卿相,在贞元,元和年间名重一时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誓师

    读音:shì shī

    繁体字:誓師

    英语:to vow before one\'s troops

    意思:(誓师,誓师)
    I

     1.《书•大禹谟》:“禹乃会群后,誓于师曰:济济有众

  • 不堪

    读音:bù kān

    繁体字:不堪

    短语:禁不起

    英语:utterly

    意思:
     1.不能承当;不能胜任。
      ▶《国语•周语上》:“众以美物归女,而何德以堪之,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