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见当时宁有晋,那知此地更逃吴。
意思:想起当时又有晋,哪知道这地方又逃亡吴国。
出自作者[宋]项安世的《过故宜城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我行熊绎故王都》是一首对历史场景和人物的深情回忆。通过对“熊绎故王都”的描绘,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。
首联“十里南墙俯赤湖,我行熊绎故王都”,诗人以一个亲临现场的视角,描绘了熊绎故王都的景象。十里南墙俯视着赤湖,这个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画面,同时也暗示了这里曾经的重要地位。
颔联“想见当时宁有晋,那知此地更逃吴”,诗人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,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。在当时,这里应该是安宁和平的,然而现在却经历了晋国和吴国的更迭,这种变化让人不胜唏嘘。
颈联“宫门自昔通城北,墓碑多年立路隅”,诗人描绘了故王都的建筑和墓碑,这些历史的痕迹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。宫门依旧,通向城北,墓碑矗立在路旁,见证着岁月的流转。
尾联“欲仗青烟询白鸟,背人飞去不容呼”,诗人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,想要借助青烟询问白鸟,这里曾经的故事和人物是否被后人知晓。然而,白鸟背人飞去,不容呼喊,暗示了历史的流逝和人们的遗忘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熊绎故王都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过去时代的怀念。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时间的无奈,这种情感让人深感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短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