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又和感旧四首》 春到茅檐殊未觉,晓窗差薄日初酣。

春到茅檐殊未觉,晓窗差薄日初酣。

意思:春到茅草屋很不觉,晓窗差薄天开始喝酒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又和感旧四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蹇驴谁驾复谁骖》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,它描绘了诗人在剑南地区的生活状态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。 首先,诗中提到了“蹇驴谁驾复谁骖”,这是对诗人骑着蹇驴在剑南地区游历的描绘。这里的“蹇驴”是一种简朴的驴车,而“复谁骖”则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骑行的孤独感。这种孤独感与诗人在自然中的自由自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。 其次,“略似遗公在剑南”一句,诗人用“遗公”来形容自己,表达了自己在剑南地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。这里的“遗公”可能是指古代的隐士,也可能是指诗人在剑南地区感受到的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。 接着,“不烦剥啄敲门访,且可跏趺面壁参”一句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欣赏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认同。这里,“跏趺面壁参”是一种禅修的方式,而“不烦剥啄敲门访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尊重和欣赏。 最后,“春到茅檐殊未觉,晓窗差薄日初酣”一句,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,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。这里的“春到茅檐”和“晓窗差薄日初酣”都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,而“殊未觉”和“初酣”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认同。诗中通过对蹇驴、自然、生活、禅修等元素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。这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,读来令人感到亲切和温暖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蹇驴谁驾复谁骖,略似遗公在剑南。
尚有三钟加十束,那无二顷种千柑。
不烦剥啄敲门访,且可跏趺面壁参。
春到茅檐殊未觉,晓窗差薄日初酣。
作者介绍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茅檐

    读音:máo yán

    繁体字:茅檐

    英语:thatched cottage

    意思:
     茅屋。
    ▶宋辛弃疾《清平乐》词:“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。”
    ▶宋刘克庄《田舍即事》诗之七:“生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