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喜伯夔至次杜园用江风体韵》 袖携诗句清而远,坐接谈谐去又留。

袖携诗句清而远,坐接谈谐去又留。

意思:袖子带诗句清新而远,因接诙谐有趣去又留。

出自作者[近代]陈三立的《喜伯夔至次杜园用江风体韵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关于作者乘船在海上航行时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。 首句“生耽对簿与闲游”描绘了作者在处理案件和闲适游荡之间的平衡,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。 “摇兀车箱驾海舟”描绘了乘船在海上航行的情景,表现出一种壮阔的景象。 “排雁峰峦收暝色,楼鸦榆柳带残秋”描绘了海上的自然景色,雁峰排列,暮色渐收,楼阁上鸦声四起,榆柳在秋天的残景中带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。 “袖携诗句清而远,坐接谈谐去又留”表达了作者对海上航行的诗意感受,以及与他人交流的愉快。 “箕斗插椽浮茗气,还裁寸恨如灯不。”这两句描绘了海上品茗谈诗的情景,表现出一种清雅、闲适的氛围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短暂航行时光的遗憾。 整首诗通过对海上航行的描绘和感受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,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、淡泊名利的态度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诗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生耽对簿与闲游,(伯夔为海国人讼湘矿有连时时沪公堂传讯)摇兀车箱驾海舟。
排雁峰峦收暝色,楼鸦榆柳带残秋。
袖携诗句清而远,坐接谈谐去又留。
箕斗插椽浮茗气,还裁寸恨如灯不。
作者介绍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接谈

    读音:jiē tán

    繁体字:接談

    英语:discuss things

    近义词: 晤谈、面谈

    详细释义:与人接洽、交谈。如:『接谈之下,才知道他识见广

  • 诗句

    读音:shī jù

    繁体字:詩句

    短语:诗选 诗篇 诗 诗歌

    英语:verse

    意思:(诗句,诗句)
    诗的句子。亦泛指诗。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和侯协律咏笋》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