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汴柳半枯因悲柳中隐》 惆怅题诗柳中隐,柳衰犹在自无身。

惆怅题诗柳中隐,柳衰犹在自无身。

意思:惆怅题诗柳中隐藏,柳衰还在自己没有身体。

出自作者[唐]司空图的《汴柳半枯因悲柳中隐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慨的诗。诗人通过描绘前朝的树木,占据了河堤几百个春天,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。而后两句则通过“惆怅题诗柳中隐,柳衰犹在自无身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消亡,但精神犹存的感慨。 首句“行人莫叹前朝树”,借用了行人的视角,劝诫人们不必对着前朝的树木叹息。这里的前朝树,可以理解为历史的见证,也可以理解为生命的痕迹。诗人借此表达出对历史和生命的尊重,同时也展示了他的豁达态度。 次句“已占河堤几百春”,进一步描绘了这些树木的历史悠久和生命力。它们已经占据了河堤几百个春天,见证了无数的生死和变迁。这里的“几百春”不仅传达了时间的长久,也蕴含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。 最后两句“惆怅题诗柳中隐,柳衰犹在自无身”,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消亡的哀思。诗人在柳树下题诗,惆怅地缅怀着过去。虽然柳树已经衰老,但它的精神依然存在,而诗人自己却已经无身,即将消逝。这里的“自无身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消亡的无奈和悲哀,但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生命精神的赞美。 整首诗意境深远,通过对前朝树、河堤、柳树等自然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、生命和精神的思考和感慨。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,语言凝练而生动,给人以强烈的感动和启示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行人莫叹前朝树,已占河堤几百春。
惆怅题诗柳中隐,柳衰犹在自无身。
作者介绍 沈约简介
司空图(837~908),河中虞乡(今山西永济)人。晚唐诗人、诗论家。字表圣,自号知非子,又号耐辱居士。唐懿宗咸通十年(869年)应试,擢进士上第,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。

天复四年(904年),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,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,被放还。后梁开平二年(908年),唐哀帝被弑,他绝食而死,终年七十二岁。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,《二十四诗品》为不朽之作。《全唐诗》收诗三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题诗

    读音:tí shī

    繁体字:題詩

    英语:poem inscribed on a scroll

    意思:(题诗,题诗)

     1.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,抒发感受,题写诗句。多写于柱壁、书画、器

  • 惆怅

    读音:chóu chàng

    繁体字:惆悵

    短语:迷惘 怅然 怅

    英语:disconsolate

    意思:(惆怅,惆怅)

     1.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、懊恼。

  • 无身

    读音:wú shēn

    繁体字:無身

    意思:(无身,无身)

     1.道家语。谓没有自我的存在。
      ▶《老子》:“吾所以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;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?”河上公注:“使吾无有身体,得道,自然轻举昇云,出入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