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我昔》 异乡寡俦侣,僮仆相拥持。

异乡寡俦侣,僮仆相拥持。

意思:异乡人少俦伴侣,仆人相拥着。

出自作者[明]高启的《我昔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在离家外出求学或工作期间,回想起在家时的无忧无虑,对比现在的生活状况,感到孤独、不安和迷茫,甚至对未来产生怀疑和恐惧。 首句“我昔在家日,有乐不自知”描绘了作者过去在家时的快乐,但这种快乐是自给自足、自得其乐的,并没有与外界交流和分享。 “及兹出门游,始复思往时”表达了作者离家外出后,开始想念过去在家时的无忧无虑,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反思和思考。 “贫贱为客难,寝食不获宜”表达了作者在外面的艰难和困苦,这种贫贱的生活让他感到无奈和不安。 “异乡寡俦侣,僮仆相拥持”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感,只有僮仆陪伴着他,这种孤独感让他感到无助和失落。 “发言恐有忤,蹈足虑近危”表达了作者对言语的恐惧和不安全感,以及对行动的担忧和顾虑,这种不安和恐惧让他感到焦虑和迷茫。 “人生贵安逸,壮游亦奚为”表达了作者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旅行的矛盾心理,他既想追求安逸的生活,又想追求旅行带来的刺激和挑战。 最后,“何当谢斯役,归守东冈陂”,表达了作者想要结束这种生活状态,回到家乡守着东冈陂(陂:水边地),过上安逸的生活。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反思和思考,对孤独、不安和迷茫的感受,以及对安逸生活的向往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思考,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我昔在家日,有乐不自知。
及兹出门游,始复思往时。
贫贱为客难,寝食不获宜。
异乡寡俦侣,僮仆相拥持。
天性本至慵,强使赋再驰。
发言恐有忤,蹈足虑近危。
人生贵安逸,壮游亦奚为。
何当谢斯役,归守东冈陂。
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
高启(1336-1374),汉族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文学家。字季迪,号槎轩,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元末隐居吴淞青丘,自号青丘子。高启才华高逸,学问渊博,能文,尤精于诗,与刘基、宋濂并称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,又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初唐四杰”。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

明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,力辞不受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郡治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著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僮仆

    读音:tóng pú

    繁体字:僮僕

    英语:houseboy

    解释:1.仆役。

    详细释义:家僮与仆役。泛指仆人。汉书?卷九十一?货殖传?白圭传:『能薄饮之,忍嗜欲

  • 异乡

    读音:yì xiāng

    繁体字:異鄉

    英语:strange land; strange place (town or province) away from home

    意思:(异乡,异乡)
    亦作“

  • 寡俦

    读音:guǎ chóu

    繁体字:寡儔

    意思:(寡俦,寡俦)

     1.缺少同伴。
      ▶《三国志•魏志•董昭传》:“曹公愍其守志清恪,离群寡俦,故特遣使江东。”
      ▶唐·孟郊《投赠张端公》诗:“鸾步独无

  • 拥持

    读音:yōng chí

    繁体字:擁持

    意思:(拥持,拥持)

     1.拥抱。
      ▶宋·张耒《竹夫人传》:“夫人未尝自屈体就帝,帝每左右拥持之。”
      ▶宋·秦观《调笑令•崔徽》词:“使君当日最宠爱,坐中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