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题会仙石》 系风捕影谁能问,空见遗踪尚岿然。

系风捕影谁能问,空见遗踪尚岿然。

意思:捕风捉影谁能问,空见遗迹还归然。

出自作者[宋]苏颂的《和题会仙石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双石的诗,双石层棱倚翠巅,相传曾在这里会群仙。这首诗的开头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描绘了双石的高耸和神秘。 “双石层棱倚翠巅”,这个生动的描述让人想象到双石像两块巨大的石头,层层叠叠地立在青翠的山顶上。这个形象给人一种坚硬、刚毅的感觉,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。 “相传尝此会群仙”则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,让人猜想这里是否曾经是众仙聚会的地方。这使得双石更加具有传奇色彩,增加了诗的吸引力。 “系风捕影谁能问,空见遗踪尚岿然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双石的敬仰和感慨。诗人似乎在询问,双石默默承受风吹雨打,无人问津,但依然屹立不倒,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双石的形象,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、无问西东的精神的赞美。同时,也借此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、物是人非的感慨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寓意深远,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双石层棱倚翠巅,相传尝此会群仙。
系风捕影谁能问,空见遗踪尚岿然。
作者介绍
苏颂(1020年-1101年),字子容,号铁冠道人,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、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。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,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,后来历任礼部侍郎、太常卿等职。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,发展经济,加强刑法,提出“三务”(即钦定土地、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)和“三策”(即皇帝当巡视全国,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;设立中书省,以督促各地政务;推行渔业、农业和水利事业),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,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。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,提出了“太虚实落说”和“青阳三策论”等理论,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,对天文学、数学、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
此外,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。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,风格清新脱俗,充满诗意;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,代表作有《铁冠图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岿然

    读音:kuī rán

    繁体字:巋然

    短语:巍 巍巍 巍然 崔嵬 巍峨 峻

    英语:lofty

    意思:(岿然,岿然)
    高大独立貌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天下》:“

  • 系风

    读音:xì fēng

    繁体字:系風

    意思:(系风,系风)

     1.比喻不能实现之事。
      ▶《北齐书•文苑传•樊逊》:“皆是凭虚之说,海枣之谈,求之如系风,学之如捕影。”
     
     2.比喻无根据。

  • 捕影

    读音:bǔ yǐng

    繁体字:捕影

    意思:见“捕景”。

    造句:暂无

  • 见遗

    读音:jiàn yí

    繁体字:見遺

    意思:(见遗,见遗)
    I
    被遗弃。
       ▶《南史•杨公则传》:“昔廉颇、马援以年老见遗,犹自力请用。”
       ▶唐·李颀《不调归东川别业》诗:“寸禄言可取,託身将见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