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来策马循边东,高可逾越疏可通,麋鹿来往外时获,其设还与不设同。
意思:我来骑马沿边境东,高可以跨越疏可通,麋鹿来往外时获得,他的设计还与不设同。
出自作者[清]乾隆的《柳条边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作者对长城周边环境的描绘和思考。诗中描绘了长城东接大海,柳条边环绕,不关塞守藩篱,取之不尽的丰富木材,以及周防节制等古风遗存。作者在策马巡边时,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观察和思考,对前人的制度表示了尊重和认可,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城长久稳固的期望。
诗中提到的“柳条边”,是清朝时期在东北边境设立的边境墙,用于限制人口和牲畜的流动。作者通过描绘柳条边的设置和作用,表达了对古代制度的尊重和对边境安全的关注。
此外,诗中还提到了“结绳示禁”,这是古代一种简单的制度,用以限制人们的行为。作者认为,虽然现代社会已经有了更为先进的制度和方法,但是“结绳示禁”这样的传统制度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,因为它能够提醒人们不忘本源,保持淳朴的风俗。
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制度的尊重和对边境安全的关注,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城长久稳固的期望。诗中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描绘和思考,展示了作者的见识和思考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