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岳阳楼》 洞庭涵浸八百里,岳阳楼高跨湖尾。

洞庭涵浸八百里,岳阳楼高跨湖尾。

意思:含浸八百里洞庭湖,岳阳楼高跨湖尾。

出自作者[宋]冯时行的《题岳阳楼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洞庭涵浸八百里,岳阳楼高跨湖尾》是一首描绘洞庭湖壮丽景色的诗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岳阳楼的感慨和想象。 首先,诗中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,八百里湖面涵映天光地色,岳阳楼高耸在湖尾,展现出一种宏大而壮美的景象。这种描绘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,仿佛可以感受到那八百里湖面的浩渺和岳阳楼的雄伟。 接着,诗人在描述景象的同时,也表达了自己对岳阳楼的感慨和想象。他站在风中,面对着湖面,感受到了冬天的气息和一种愁绪。这种情感与景象的结合,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刻和真实。 在诗的中间部分,诗人描绘了岳阳楼的层栏高耸在云雾之外,浩荡无边,仿佛可以旋转乾坤。这种描绘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,也表达了诗人对岳阳楼的敬畏和向往。 最后,诗人在描绘未来的景象时,想象自己将来乘舟来到这里,洗涤清霄,月下飞仙,万顷寒光一片。这种描绘给人一种浪漫和自由的感受,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和岳阳楼的雄伟形象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和想象。同时,诗中也充满了浪漫和自由的元素,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。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洞庭涵浸八百里,岳阳楼高跨湖尾。
天空地迥豁疏襟,有客临风来徙倚。
是时穷冬天气昏,惨淡愁杀湘君魂。
层栏半落烟氛外,浩荡犹恐旋乾坤。
异时清霄玉鉴白,空明月路飞仙客。
明朝露华洗七泽,万顷寒光天一色。
眼中未见此境好,他日扁舟吾未老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岳阳楼

    引用解释

    湖南省 岳阳市 西门古城楼。相传 三国 吴 鲁肃 在此建阅兵台, 唐 开元 四年(公元716年)中书令 张说 谪守 巴陵 (即今 岳阳市 )时在旧阅兵台基础上兴建此楼。主楼三层,巍峨雄壮。登楼远眺,八百里 洞庭 尽收眼底,为古今著名风景名胜。 唐 代著名诗人 李白 、 杜甫 、 白居易 、 李商隐 等都有咏 岳阳楼 诗。 宋 庆历 五

  • 洞庭

    读音:dòng tíng

    繁体字:洞庭

    英语:Dongting Lake

    意思:
     1.广阔的庭院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天运》:“帝张《咸池》之乐于洞庭之野。”
      ▶成玄英疏:“洞庭

  • 涵浸

    读音:hán jìn

    繁体字:涵浸

    意思:
     1.浸渍,滋润。
      ▶《新唐书•韩愈传赞》:“讨究儒术,以兴典宪,薰醲涵浸,殆百余年,其后文章稍稍可述。”
     
     2.指水利灌溉。
      ▶宋·叶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