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人与日不相远,过此何尝更语真。
意思:只有人与天不相远,经过这何尝又对真。
出自作者[宋]邵雍的《安乐窝中吟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安乐窝中甚不贫,中间有榻可容身》是一首描绘生活简朴、内心平和的诗篇。它通过描绘一个安乐窝,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的平静。
首句“安乐窝中甚不贫,中间有榻可容身。”直接点明了诗人生活的简朴,他的安乐窝中并没有因为物质的贫乏而显得贫瘠。相反,中间的榻,也就是一张可以容身的床,就足以满足他的生活需求。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,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,更突显了他内心的平静和满足。
“儒风一变至于道,和气四时长若春。”第二句表达了诗人精神世界的转变。从儒家的风范转变到道的境界,他的心境变得平和,如同四季如春的和气一样。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精神成长,也描绘出他内心的平静和满足。
“日月作明明主日,人言成信信由人。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客观世界的理解。他认为,日月作为明亮的代表,提供了光明和时间,人们所说的“信”,其实是由人自己决定的。这体现了诗人对客观世界的尊重,也表达了他对“信”的理解:真正的信,不是外界的评价,而是自己内心的真实和诚实。
最后,“唯人与日不相远,过此何尝更语真。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真理的理解。他认为,人与日(即时间和自然)都不遥远,只要我们保持内心的真实和平静,就能找到真正的真理。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,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简单、平静的生活画面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内心的追求。它提醒我们,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,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。同时,它也提醒我们尊重客观世界,保持内心的真实和诚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