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残一枕春酲醒,木杪钟声破晓烟。
意思:梦残一枕春醒醒来,树梢上钟声破晓烟。
出自作者[宋]卫宗武的《山行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古寺僧窗借榻眠,桑柔柳暗乍晴天。梦残一枕春酲醒,木杪钟声破晓烟》是一首描绘清晨古寺生活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僧人借窗榻小睡的场景,以及窗外桑柔柳暗、晓烟初散的景象。
首两句“古寺僧窗借榻眠,桑柔柳暗乍晴天。”描绘了清晨古寺的景象,一位僧人借僧窗为榻,安然入睡。窗外桑柔柳树在暗淡的黎明中摇曳,天空则因雨后初晴而显得格外明亮。这两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勾勒出古寺僧人的日常生活,给人一种宁静、祥和的感觉。
“梦残一枕春酲醒,木杪钟声破晓烟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僧人梦醒后的场景,他梦醒后,透过僧窗,看到的是破晓时分的景象,木杪处的钟声破晓烟,打破了宁静的清晨。这种景象使人感到一种新生的活力,仿佛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。
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,画面生动,给人一种宁静、祥和的感觉。同时,它也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,展现了古寺的宁静与祥和,以及僧人对生活的淡然处之。这种淡然的生活态度,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。
此外,这首诗也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隐喻。例如,“桑柔柳暗”既描绘了外部环境的暗淡,又隐喻了僧人内心的深沉;“木杪钟声”则既描绘了声音的来源和高度,又隐喻了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感悟。这些意象和隐喻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,富有艺术感染力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清晨古寺生活的优美诗篇,它以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和外部环境的宁静与暗含的深意。同时,它也给读者带来了宁静、淡然的生活态度的启示,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