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车轩前添色牡丹一株开二十四枝成两绝呈诸公》 天下唯洛十分春,邵家独得七八分。

天下唯洛十分春,邵家独得七八分。

意思:天下只有洛十分春,邵家独自得七八分。

出自作者[宋]邵雍的《车轩前添色牡丹一株开二十四枝成两绝呈诸公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牡丹一株开绝伦》是一首对牡丹花的生动描绘,通过对牡丹花的形态、颜色、香气等方面的描述,表达了作者对牡丹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。 首先,诗中提到“牡丹一株开绝伦”,这是对牡丹花的直接赞美。这里的“绝伦”一词,表达了牡丹花在众多花卉中的卓越地位,它不仅美丽动人,而且具有无可比拟的魅力。 接着,“二十四枝娇娥颦”一句,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,将牡丹花比作“娇娥颦”,赋予了牡丹花女性的特质和情感。这里的“二十四枝”指的是牡丹花枝的数量,而“娇娥颦”则形象地描绘了牡丹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,仿佛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在轻轻皱眉。 “天下唯洛十分春”一句,表达了作者对洛阳地区春天时节的赞美。洛阳是中国著名的牡丹之乡,每年春天牡丹花盛开的时候,这里成为了花的海洋。作者在这里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,而这种美好也正是洛阳地区春天的独特之处。 最后,“邵家独得七八分”一句,是对邵家花园的赞美。这里的“独得七八分”表达了邵家花园的牡丹花数量之多、品质之优,让作者感到非常满意和欣喜。这也暗示了邵家花园在牡丹种植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和声誉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生动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牡丹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,同时也赞美了洛阳地区春天的美好和邵家花园的牡丹种植水平。整首诗语言优美、形象生动,充满了诗情画意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牡丹一株开绝伦,二十四枝娇娥颦。
天下唯洛十分春,邵家独得七八分。
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
邵雍(1011年—1077年),字尧夫,北宋著名理学家、数学家、道士、诗人,生于林县上杆庄(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,一说生于范阳,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),与周敦颐、张载、程颢、程颐并称“北宋五子”。少有志,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,并悟到“道在是矣”,而后师从李之才学《河图》《洛书》与伏羲八卦,学有大成,并著有《皇极经世》《观物内外篇》《先天图》《渔樵问对》《伊川击壤集》《梅花诗》等。

天圣四年(1026年),邵雍16岁,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,卜居于此地。宋仁宗康定元年(1040年),邵雍30岁,游历河南,因将父母葬在伊水(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)之上,遂而成为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。宋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定居洛阳,以教授为生。嘉祐七年(1062年),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,自号安乐先生。出游时必坐一小车,由一人牵拉。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,两度被举,均称疾不赴。熙宁十年(1077年)病卒,终年六十七岁。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八分

    读音:bā fēn

    繁体字:八分

    英语:ba fen,the clerical official script in chinese calligraphy

    意思:
     1.汉字书体名。字体似隶而体

  • 十分

    读音:shí fēn

    繁体字:十分

    短语:老 好 坏 不行 雅 稀 殊 生 很 那个 百般 深 蛮 挺 可怜 慌 杀 酷 死去活来 充分 煞 异常 不胜 怪 不得了 好生 良 百倍 绷 分

  • 天下

    读音:tiān xià

    繁体字:天下

    短语:普天之下 大世界 全球 大千世界 环球 全世界 五湖四海 大地 世上 中外 世 海内 举世

    英语:land under heaven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