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清凉纪游:入山》 石立俨然如接引,疑逢青髻化身童。

石立俨然如接引,疑逢青髻化身童。

意思:石立俨然如接引,对苏青髻化身儿童。

出自作者[清]雍正的《清凉纪游:入山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**《清凉纪游一入山》的创作背景主要是雍正皇帝对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巡游**。在清朝,五台山被视为文殊菩萨的道场,具有重要的宗教地位。雍正皇帝本人也对佛教有着深厚的兴趣,因此在乾隆十一年(1746年),他亲自率领皇家队伍前往五台山进行巡游,并在巡游过程中创作了这首诗。 通过这首诗,雍正皇帝表达了对五台山美景的赞叹,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佛教哲理的理解和领悟。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,也是研究清朝皇室与佛教关系的重要历史资料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清凉境界梵王宫,碧染芙蓉耸昊穹。
万古云封五顶寺,千株松纳四时风。
盘迥鸟道珠幡里,缭绕炉烟画障中。
石立俨然如接引,疑逢青髻化身童。
作者介绍 雍正简介
爱新觉罗·胤禛(1678年12月13日—1735年10月8日),即清世宗,清朝第五位皇帝,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,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。康熙帝第四子,母为孝恭仁皇后,即德妃乌雅氏,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。

康熙三十七年(1698年)封贝勒;康熙四十八年(1709年)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。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,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,康熙六十一年(1722年)十一月十三日,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,他继承皇位,次年改年号雍正。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。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,实行改土归流。并且大力整顿财政,实行耗羡归公,建立养廉银制度等。特别是雍正七年(1729年)出兵青海,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。雍正一朝,整顿吏治,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,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,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。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,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,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。雍正帝在位期间,勤于政事,自诩“以勤先天下”、“朝乾夕惕”。

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去世,庙号世宗,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,葬清西陵之泰陵,传位于第四子弘历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青髻

    读音:qīng jì

    繁体字:青髻

    意思:喻指山峰。
      ▶唐·陆龟蒙·皮日休《报恩寺南池联句》:“远峰青髻并,□□□髯和。”

    解释:1.喻指山峰。

  • 接引

    读音:jiē yǐn

    繁体字:接引

    英语:guide

    意思:
     1.接待;招待。
      ▶晋·葛洪《抱朴子•刺骄》:“或曲晏密集,管絃嘈杂,后宾填门,不复接引。”
      ▶《清平山堂话

  • 俨然

    读音:yǎn rán

    繁体字:儼然

    短语:俨 尊严 威严 庄重 严肃 庄严

    英语:solemn

    意思:(俨然,俨然)

     1.严肃庄重的样子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