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汴河怀古二首》 万艘龙舸绿丝间,载到扬州尽不还。

万艘龙舸绿丝间,载到扬州尽不还。

意思:无数艘龙船行驶在嫩绿的杨柳间,这些船队载到扬州没有一艘回到长安。

出自作者[唐]皮日休的《汴河怀古二首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汴河怀古二首》是唐朝诗人皮日休所作的一组诗歌,创作背景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事件有关。隋炀帝时,为了加强南北交通,发动了大量的民工开凿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,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。皮日休在诗歌中对此进行了吟咏,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。 在皮日休生活的时代,唐朝已经走上了衰落的道路,政治腐败,社会动荡。皮日休通过诗歌的形式,有意重提隋亡于大运河的历史教训,希望引起人们对现实问题的警醒,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。 以上仅供参考,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获取更多信息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万艘龙舸绿丝间,载到扬州尽不还。
应是天教开汴水,一千余里地无山。
尽道隋亡为此河,至今千里赖通波。
若无水殿龙舟事,共禹论功不较多。
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
皮日休(约838—约883),晚唐文学家。字袭美,一字逸少,汉族,复州竟陵(今湖北天门)人。曾居住在鹿门山,道号鹿门子,又号间气布衣、醉吟先生、醉士等。

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、文学家,与陆龟蒙齐名,世称\"皮陆\"。咸通八年(867)进士及第,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(《吴越备史》)、著作佐郎、太常博士、毗陵副使。后参加黄巢起义,或言“陷巢贼中”(《唐才子传》),任翰林学士,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。

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,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,被鲁迅赞誉为唐末“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”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录有《皮日休集》、《皮子》、《皮氏鹿门家钞》多部,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,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龙舸

    读音:lóng gě

    繁体字:龍舸

    意思:(龙舸,龙舸)
    即龙舟。
      ▶唐·李白《上皇西巡南京歌》之六:“濯锦清江万里流,云帆龙舸下扬州。”
      ▶唐·皮日休《汴河怀古》诗之一:“万艘龙舸绿丝间,载到扬州尽不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