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山居杂咏》 欲知朝暮心,赖得数声钟。

欲知朝暮心,赖得数声钟。

意思:想知道早晚心,幸亏有声钟。

出自作者[明]尹伸的《山居杂咏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优美的诗,它描绘了作者在卜宅这个地方的生活体验,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。 首句“卜宅尽北阜,南见龙陀峰”,描绘了作者在北边的高地上选址建房,南面可以看到龙陀峰的景象。这里的“卜宅”指的是选择定居的地方,“阜”指的是高地,“龙陀峰”则是一个具体的山峰。这句诗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尊重。 “常疑万壑雨,声在几株松”,描绘了作者对周围环境的感受。他常常怀疑万壑中的雨水,是否是因为松树上的声音而产生的。这里运用了拟人和想象的手法,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思考。 “一蹬斜其下,杳与香城通”,描述了作者在山间小径上漫步,发现一条小径斜伸下去,通向一个神秘的地方。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。 “青苔蚀屦痕,往还僧若农”,描述了作者在山间小径上行走时,鞋子上被青苔侵蚀的痕迹,以及他与僧人和农民的交往。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山间生活的热爱和尊重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。 “欲知朝暮心,赖得数声钟”,最后一句诗点明了主题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。他通过钟声了解每天的早晚时间,这表明他对时间的珍视和利用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卜宅的生活体验,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。它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,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卜宅尽北阜,南见龙陀峰。
常疑万壑雨,声在几株松。
一蹬斜其下,杳与香城通。
青苔蚀屦痕,往还僧若农。
欲知朝暮心,赖得数声钟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得数

    读音:de shù

    繁体字:得數

    意思:(得数,得数)
    数学名词。即答数。

    解释:1.数学名词。即答数。

    造句:国际贷款往往显得数额庞大。错误

  • 朝暮

    读音:zhāo mù

    繁体字:朝暮

    意思:
     1.亦作“朝莫”。早晚。
      ▶《周礼•春官•世妇》:“大丧,比外内命妇之朝莫哭不敬者,而苛罚之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韦应物《休暇东斋》诗:“由来束带士,请谒无朝暮。”<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