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夜怀》 独倚青桐听鼓声,参旗历落上三更。

独倚青桐听鼓声,参旗历落上三更。

意思:独自靠着青桐听到鼓声,参旗历落上三更。

出自作者[宋]郑獬的《夜怀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独倚青桐听鼓声,参旗历落上三更》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思考的诗。它描绘了深夜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。 首联“独倚青桐听鼓声,参旗历落上三更。”描绘了深夜的寂静,诗人独自一人倚靠在梧桐树上,听着夜鼓的声音,这种场景充满了孤独和寂静。参旗历落这个词语描绘了夜空的景象,与三更时分的深夜相呼应,增添了诗的意境。 颔联“凉风卷雨忽中断,明月背云还倒行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风雨骤然而止,月亮在云层中穿行,给人一种神秘和变幻莫测的感觉。这里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动态的描述,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。 颈联“赖有清吟消意马,岂无美酒破愁城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困扰和压力,通过清吟来消解心中的烦恼和忧虑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酒的渴望,以此来打破愁城。这里诗人运用了巧妙的比喻,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。 尾联“是非人世何须校,方外曾师阮步兵。”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是非的不屑一顾,他更倾向于追求超脱尘世的境界,以阮步兵为榜样。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,体现了他的独立人格和追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深夜的景象和表达对人生的思考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、忧虑、追求和独立人格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独倚青桐听鼓声,参旗历落上三更。
凉风卷雨忽中断,明月背云还倒行。
赖有清吟消意马,岂无美酒破愁城。
是非人世何须校,方外曾师阮步兵。
作者介绍
郑獬(1022——1072)字毅夫,号云谷,虔化人,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,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,便寄居于此。商籍人安陆,详载宁都州志,少负售才词章豪伟,宋皇祐壬辰科举人,癸巳状元及第,初试国子监谢启曰,李广才气自谓无双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青桐

    读音:qīng tóng

    繁体字:青桐

    意思:树木名。即梧桐。因其皮青,故称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庾肩吾《谢赉槟榔启》:“色譬青桐,不生空井。”
      ▶北魏·贾思勰《齐民要术•种槐柳楸梓梧柞》“梧桐”自注:“今人以其皮青

  • 听鼓

    读音:tīng gǔ

    繁体字:聽鼓

    意思:(听鼓,听鼓)

     1.古代官府卯刻击鼓,入值;午刻再鼓,下值。因称官吏赴衙值班为“听鼓”。
      ▶《北史•王皓传》:“﹝皓﹞为司徒掾,在府听午鼓,蹀躞待去。”

  • 三更

    读音:sān gēng

    繁体字:三更

    英语:depth of the night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。
      ▶《乐府诗集•清商曲辞二•子夜变歌一》:“三更开门去,始知子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