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山临水两超然,刻烛千篇对夫子。
意思:登山临水两超然,刻烛千篇回答老师。
出自作者[宋]邓肃的《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·送成彦尉邵武三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山头枯木半生耳,山下琉璃剪碧水》是一首对仗工整、富有哲理的诗。它以山头枯木和山下碧水为象征,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永恒的感悟。
首联“登山临水两超然,刻烛千篇对夫子。”描绘了登山临水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、淡泊名利的情怀。同时,也暗示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夫子的敬仰之情。
颔联“我生也是不羁人,白眼望天人共嗔。”表达了诗人不羁的性格和与众不同的个性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恶和对自由的向往。
颈联“相逢赖有知音鲍,挥麈不疑咳唾真。”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感激和真诚的态度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真诚待人的追求。
尾联“子今更与竹林绝,我独凄然守株拙。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离去感到凄凉和无奈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坚持。
整首诗通过对山头枯木和山下碧水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自然永恒的感悟,以及对自由、真诚和知音的追求。诗人的情感真挚、深沉,语言简练、有力,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