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
《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〈次》
〈时议者将干此泊以种菽麦。
〈时议者将干此泊以种菽麦。
意思:
〈当时议论的人将做此泊靠种庄稼。
出自作者[宋]苏辙的《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〈次》
全文赏析
原题: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〈次韵
相关句子
国用有缓急,时议废量度。
-- 出自《追租》作者:[宋]曾巩
时议重瓴甋,焉用夸玙璠。
-- 出自《宿香山僧房》作者:[明]陈束
雄辞变文名,高价喧时议。
-- 出自《送薛据宰涉县(自永乐主簿陟状,寻复选受此》作者:[唐]刘长卿
时议归前烈,天伦恨莫俱。
-- 出自《赠韦左丞丈济》作者:[唐]杜甫
北人虽异论,时议或非疏。
-- 出自《还自河北应客》作者:[宋]王安石
时议徒纷纭,其如圭璋何。
-- 出自《咏怀六首》作者:[明]梁有誉
迩者将赠金,行当谒冕旒。
-- 出自《哀马》作者:[宋]梅尧臣
识者将谓秦得邪,淳佑寝下如端嘉。
-- 出自《古诗》作者:[宋]杭学士人
丹枫映坡茅叶白,雌者将乳雄坡行。
-- 出自《答王君石遗包虎二轴》作者:[宋]梅尧臣
何由干此潦,问天借九日。
-- 出自《送八弟无斁宰宝应》作者:[宋]晁补之
三间水阁傍溪湄,曾倚栏干此赋诗。
-- 出自《题方漕水阁》作者:[宋]李时可
非干此意乐穷静,世路自与相参差。
-- 出自《听琴赠远师》作者:[宋]王洋
刍秣丰肥十二闲,笔追韩干此图间。
-- 出自《题画马》作者:[宋]方回
去年无禾虽种菽,乞命只指今年熟。
-- 出自《送程传叟》作者:[宋]叶适
麦渐渐。
-- 出自《送李睢阳》作者:[唐]王维
离离黍,**麦。
-- 出自《满江红 和郭子敬夏日村居韵》作者:[元]许有壬
离离黍,**麦。
-- 出自《满江红 和郭子敬夏日村居韵》作者:[元]许有壬
尽荠麦青青。
-- 出自《扬州慢·淮左名都》作者:[宋]姜夔
如何麦不收。
-- 出自《闲居对雨诗》作者:[南北朝]阴铿
麦渐渐,雉子斑。
-- 出自《送李睢阳(一本以前九句自为一首)》作者:[唐]王维
去年禾,今岁麦。
-- 出自《无漏子 景金本注云,三首本名更漏子 乐道》作者:[元]丘处机
诗句原文
近通沂泗麻盐熟,远控江淮粳稻秋。
粗免尘泥污车脚,莫嫌菱蔓绕船头。
谋夫欲就桑田变,客意终便画舫游。
愁思锦江千万里,渔蓑空向梦中求。
〈时议者将干此泊以种菽麦。
〉
作者介绍
苏辙简介
苏辙(1039年3月18日—1112年10月25日)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辙登进士第,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、商州军事推官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留守推官。此后随张方平、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。宋哲宗即位后,获召入朝,历官右司谏、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等职。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,落职知汝州。此后连贬数处。蔡京掌权时,再降朝请大夫,遂以太中大夫致仕,筑室于许州。
政和二年(1112年),苏辙去世,年七十四,追复端明殿学士、宣奉大夫。宋高宗时累赠太师、魏国公,宋孝宗时追谥“文定”。
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,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”。其诗力图追步苏轼,风格淳朴无华,文采少逊。苏辙亦善书,其书法潇洒自如,工整有序。著有《诗传》、《春秋传》、《栾城集》等行于世。
关键词解释
时议
读音:
shí yì
繁体字:
時議
意思:
(时议,时议)
当时的舆论。
▶唐·王勃《别卢主簿序》:“吾侪服其精博,时议称其典要。”
▶宋·王安石《还自河北应客》诗:“北人虽异论,时议或非疏。”
时议详解
名句
|
成语
|
杂谈
|
词典
|
字典
|
拼音
|
谜语
|
拆字
|
造句
|
诗词上一句
|
诗词下一句
|
名字赏析
|
人物
|
其他
|
今日天气诗词
|
热门搜索
Copyright ©
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