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兼诸司二首》 伯鸾老去无遗恨,触忆同操井臼人。

伯鸾老去无遗恨,触忆同操井臼人。

意思:伯鸾老去没有遗憾,触回忆一起操持家务人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兼诸司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只是从前疏拙身,而今结驷昔悬鹑。
伯鸾老去无遗恨,触忆同操井臼人。》是一首表达对过去贫困生活回忆的诗。它通过对前半生贫困生活的描绘,以及对于贤良夫婿辛勤操持家务的怀念,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感慨和对现在生活的满足。 首句“只是从前疏拙身,而今结驷昔悬鹑。”描绘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忆。这里的“结驷”和“悬鹑”都是形容过去的困苦生活。诗人用“结驷”来比喻自己曾经拥有的财富和地位,而“悬鹑”则形容自己过去的贫困,如同衣服上满是补丁的鹌鹑。这种对比,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深深感慨。 “伯鸾老去无遗恨”一句,诗人引用了《汉书》中“梁鸿与孟光相敬如宾,同甘共苦”的故事,用以形容自己夫婿的贤良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夫婿的敬重和感激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共同经历的艰苦生活的怀念。 “触忆同操井臼人”一句,诗人再次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,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在生活的满足。这里的“井臼”指的是家庭家务,诗人通过这个词语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在生活的满足,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在能够自己操持家务的欣慰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生活的描绘和回忆,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感慨和对现在生活的满足。这种情感的表达,既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,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只是从前疏拙身,而今结驷昔悬鹑。
伯鸾老去无遗恨,触忆同操井臼人。
作者介绍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遗恨

    读音:yí hèn

    繁体字:遺恨

    短语:憾事 憾 恨事

    英语:grudge

    意思:(遗恨,遗恨)

     1.到死还感到悔恨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王常传》:

  • 伯鸾

    读音:bó luán

    繁体字:伯鸞

    意思:(伯鸾,伯鸾)

     1.汉·梁鸿的字。
      ▶鸿家贫好学,不求仕进。与妻孟光共入霸陵山中,以耕织为业。夫妇相敬有礼。见《后汉书•逸民传•梁鸿》。后因以“伯鸾”借指隐逸不

  • 老去

    读音:lǎo qù

    繁体字:老去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人渐趋衰老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往在》诗:“归号故松柏,老去苦飘蓬。”
      ▶宋·欧阳修《赠王介甫》诗:“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
      ▶明·汪

  • 无遗

    读音:wú yí

    繁体字:無遺

    意思:(无遗,无遗)
    没有脱漏或余留。
      ▶《管子•版法解》:“是故明君兼爱而亲之……如此则众亲上乡意,从事胜任矣,故曰兼爱无遗,是谓君心。”
      ▶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•玉英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