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山鸲鹆歌(一作韦应物诗)》 朝去秋田啄残粟,暮入寒林啸群族。

朝去秋田啄残粟,暮入寒林啸群族。

意思:朝去年秋天田啄残粮,晚上进入寒林啸群族。

出自作者[唐]刘长卿的《山鸲鹆歌(一作韦应物诗)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山鸲鹆为主题,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山鸲鹆的生活和情感。 首先,诗中描绘了山鸲鹆在古木参天的山林中长鸣的场景,这种声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,如同乐曲一般,令人感到深深的震撼。这种描绘不仅生动地展现了山鸲鹆的生活环境,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灵的敬畏和欣赏。 接着,诗人在描述自己作为江南逐臣,被放逐的悲惨命运时,选择倚树倾听山鸲鹆的鸣叫,这种情景令人感到深深的共鸣。诗人通过这种方式,将自己的情感与山鸲鹆的鸣叫融为一体,表达出深深的哀愁和无奈。 然后,诗人又描绘了山鸲鹆在峡里自闻猿声,水头空击筑的场景。这些描述进一步丰富了山鸲鹆的形象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欣赏。 最后,诗人在诗的结尾处,以山鸲鹆自嘲不及双黄鹄为引子,引出了对山鸲鹆生活状态的深入思考。诗人通过这种对比,表达了对山鸲鹆生活状态的同情和理解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、独立生活的向往。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为特点,通过对山鸲鹆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、自由和生活的深深向往和追求。同时,这首诗也以深情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为特点,令人感到深深的共鸣和感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山鸲鹆,长在此山吟古木。
嘲哳相呼响空谷,哀鸣万变如成曲。
江南逐臣悲放逐,倚树听之心断续。
巴人峡里自闻猿,燕客水头空击筑。
山鸲鹆,一生不及双黄鹄。
朝去秋田啄残粟,暮入寒林啸群族。
鸣相逐,啄残粟,食不足。
青云杳杳无力飞,白露苍苍抱枝宿。
不知何事守空山,万壑千峰自愁独。
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
刘长卿(约726—约786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后为长洲县尉,因事下狱,贬南巴尉。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

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,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,争议十分激烈,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-725年间,逝于786-790年年间。刘长卿工于诗,长于五言,自称“五言长城”。《骚坛秘语》有谓: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,专主情景,刘长卿的名作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》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秋田

    读音:qiū tián

    繁体字:秋田

    意思:
     1.秋季畋猎。
      ▶汉·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秋田乎青丘,徬徨乎海外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嘉祐《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》诗:“去路全无千里客,秋田不见五陵儿。”

  • 寒林

    读音:hán lín

    繁体字:寒林

    意思:
     1.称秋冬的林木。
      ▶晋·陆机《叹逝赋》:“步寒林以悽恻,翫春翘而有思。”
      ▶唐·王维《过李揖宅》诗:“客来深巷中,犬吠寒林下。”
      ▶宋·范仲淹

  • 群族

    读音:qún zú

    繁体字:群族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生存在一起的同类。
      ▶唐·刘长卿《山鸲鹆歌》:“朝去秋田啄残粟,暮入寒林啸群族。”
     
     2.聚居。
      ▶清·恽敬《释蟪蛄》:“蟪蛄大如幺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