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杂咏五首·幽人居》 幽人下山径,去去夹青林。

幽人下山径,去去夹青林。

意思:隐士下山路,去去夹青林。

出自作者[唐]储光羲的《杂咏五首·幽人居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幽人下山径,去去夹青林》是一首描绘幽人下山、漫步林间的美丽场景的诗篇。它通过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闲适,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。 首句“幽人下山径,去去夹青林”描绘了诗人漫步下山的小径,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林。这里的“幽人”可能是指诗人自己,也可能是一种象征,代表了隐逸、闲适、与世无争的精神状态。而“青林”则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,给人一种宁静、清新的感觉。 “滑处莓苔湿,暗中萝薜深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行进过程。在湿滑的地方,莓苔显得湿润;在昏暗的地方,萝薜缠绕得更加深入。这里通过环境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入理解。 “春朝烟雨散,犹带浮云阴”两句则描绘了春天的早晨,烟雨已经散去,但仍然带着些许浮云的阴暗。这两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,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,即虽然环境阴暗,但内心仍然保持平静和宁静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幽人下山、漫步林间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闲适,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。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,描绘细致入微,给人一种清新、宁静的感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幽人下山径,去去夹青林。
滑处莓苔湿,暗中萝薜深。
春朝烟雨散,犹带浮云阴。
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
储光羲(约706—763)唐代官员,润州延陵人,祖籍兖州。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。开元十四年(726年)举进士,授冯翊县尉,转汜水、安宣、下邽等地县尉。因仕途失意,遂隐居终南山。后复出任太祝,世称储太祝,官至监察御史。安史之乱中,叛军攻陷长安,被俘,迫受伪职。乱平,自归朝廷请罪,被系下狱,有《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》诗,后贬谪岭南。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,尊称为“江南储氏之祖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青林

    读音:qīng lín

    繁体字:青林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云烟,云雾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扬雄<羽猎赋>》:“羽骑营营,昈分殊事,缤纷往来,轠轳不绝,若光若灭者,布乎青林之下。”
      ▶张铣注:“烟色,青林映之,故云青

  • 下山

    读音:xià shān

    繁体字:下山

    英语:diphead

    意思:古诗《上山采蘼芜》:“上山採蘼芜,下山逢故夫。”后以“下山”借指妇女被丈夫遗弃。
      ▶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九:“唐女道鱼玄机

  • 去去

    读音:qù qù

    繁体字:去去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远去。
      ▶汉·苏武《古诗》之三:“参辰皆已没,去去从此辞。”
      ▶唐·孟郊《感怀》诗之二:“去去勿复道,苦飢形貌伤。”
      ▶清·魏源《四明山中峡》

  • 幽人

    读音:yōu rén

    繁体字:幽人

    英语:recluse; hermit

    意思:
     1.幽隐之人;隐士。
      ▶《易•履》:“履道坦坦,幽人贞吉。”
      ▶孔颖达疏:“幽人贞吉者,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