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于兢补阙赴京》 乱离吾道在,不觉到清时。

乱离吾道在,不觉到清时。

意思:我的道在动乱,感觉不到清的时候。

出自作者[唐]贯休的《送于兢补阙赴京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一种深情的,富有哲理的笔触,描绘了作者在乱离之后,重新回归清平世界的感受。 首句“乱离吾道在,不觉到清时”,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乱离之后,对清平世界的深深认同。这里的“吾道在”,可能指的是作者坚守的道德准则或者人生哲学,也可能是指对故乡、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这种情感在乱离之后得到了释放,使得作者对清平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。 “得句下雪岳,送君登玉墀”这两句,描绘了作者在清平世界中的生活状态。这里的“得句下雪岳”可能指的是作者在自然风景中寻找灵感,创作出优美的诗句。“送君登玉墀”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升迁的祝福和欣喜之情。 “冷惊蝉韵断,凉触火云隳”这两句,通过描绘环境的冷凉和炎热的触感,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清平世界的喜爱和珍惜之情。这里的“冷惊蝉韵断”可能指的是作者在清平世界中感受到的宁静和舒适,而“凉触火云隳”则可能指的是作者对炎炎夏日的一种超越和超越后的欣喜。 最后,“倘遇南来使,无忘问所之”这两句,表达了作者的期望和祝愿。他希望如果有一天遇到从南方来的使者,能够向他询问他所追寻的“吾道”在何处。这既是对未来的期待,也是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探索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一种深情而富有哲理的笔触,描绘了作者在乱离之后重新回归清平世界的感受,表达了他对清平世界的深深认同和对未来的期待和探索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富有哲理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乱离吾道在,不觉到清时。
得句下雪岳,送君登玉墀。
冷惊蝉韵断,凉触火云隳。
倘遇南来使,无忘问所之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贯休(832~912),唐末五代前蜀画僧、诗僧。俗姓姜,字德隐,婺州兰溪(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)人。七岁出家和安寺,日读经书千字,过目不忘。唐天复间入蜀,被前蜀主王建封为“禅月大师”,赐以紫衣。

贯休能诗,诗名高节,宇内咸知。尝有句云:“一瓶一钵垂垂老,万水千山得得来,”时称“得得和尚”。有《禅月集》存世。亦擅绘画,尤其所画罗汉,更是状貌古野,绝俗超群,笔法坚劲,人物粗眉大眼,丰颊高鼻,形象夸张,所谓“梵相”。在中国绘画史上,有着很高的声誉。存世《十六罗汉图》,为其代表作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清时

    读音:qīng shí

    繁体字:清時

    意思:(清时,清时)
    清平之时;太平盛世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李陵<答苏武书>》:“勤宣令德,策名清时。”
      ▶张铣注:“清时,谓清平之时。”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曹操《

  • 不觉

    读音:bù jué

    繁体字:不覺

    英语:unconsciously

    意思:(不觉,不觉)

     1.沉睡不醒。
      ▶《战国策•魏策二》:“齐桓公夜半不嗛,易牙乃煎熬燔炙,和调五味而

  • 乱离

    读音:luàn lí

    繁体字:亂離

    英语:be torn apart by war; be rendered homeless by war

    意思:(乱离,乱离)

     1.政治混乱,给国家

  • 吾道

    读音:wú dào

    繁体字:吾道

    意思:我的学说或主张。
      ▶《论语•里仁》:“子曰:‘参乎!吾道一以贯之。’”唐·杜甫《屏迹》诗之二:“用拙存吾道,幽居近物情。”
      ▶《宋史•道学传二•杨时》:“颢目送之曰:‘吾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