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》 苏二聪明真道著,杏花恐不敢承当。

苏二聪明真道著,杏花恐不敢承当。

意思:苏二聪明真道显明,杏花恐怕不敢承担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题画》,作者通过描绘画面中的景物,以及通过苏二和杏花的形象,表达出对画中人物的赞美和敬仰之情。 首句“东邻安得如渠白,西域何曾有许香”,诗人首先描绘了画面中的东邻和西域两个场景,通过“安得如渠白”和“何曾有许香”的对比,表现出东邻的景色和西域的香气都难以比拟,强调了画面的美丽和香气浓郁的特点。 第二句“苏二聪明真道著”,诗人将苏二作为人物形象描绘出来,赞美他的聪明才智,表达出对苏二的敬仰之情。苏二在画中的形象被赋予了聪明、智慧和道家的思想,成为画面的点睛之笔。 第三句“杏花恐不敢承当”,诗人通过杏花作为衬托,表现出苏二聪明才智的强大,使得杏花也感到难以承受。杏花作为画面中的景物之一,被赋予了象征意义,成为诗人表达敬仰之情的载体。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刻画,表达出诗人对画面的赞美和对人物的敬仰之情。诗人通过对比、衬托等手法,使得画面和人物形象更加鲜明、生动,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和敬仰之情的表达,通过对画面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刻画,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。同时,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东邻安得如渠白,西域何曾有许香。
苏二聪明真道著,杏花恐不敢承当。
作者介绍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承当

    读音:chéng dāng

    繁体字:承噹

    短语:肩负 担 负责 当 荷 顶住 负 承受 顶 背

    英语:bear

    意思:(承当,承当)
    承担,担当。

  • 聪明

    读音:cōng míng

    繁体字:聰明

    短语:精明能干 小聪明 智 足智多谋 隽 明白 耳聪目明 灵性 灵气 颖慧 大智若愚

    英语:intelligent

    意思:

  • 苏二

    读音:sū èr

    繁体字:蘇二

    意思:(苏二,苏二)
    指苏轼。
      ▶宋·黄庭坚《避暑李氏园》诗之二:“题诗未有惊人句,会唤谪仙、苏二来。”
      ▶宋·杨伯嵒《臆乘•行第》:“前辈以第行称,多见之诗……山谷称东

  • 真道

    读音:zhēn dào

    繁体字:真道

    意思:犹真理。旧时常指道教或其他宗教的教义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陶弘景《冥通记》卷二:“所以真道不交乎世,神仙罕游人间,正为此耳。”
      ▶唐·康骈《剧谈录•严使君遇终南山隐者》:“

  • 不敢

    读音:bù gǎn

    繁体字:不敢

    英语:dare not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没胆量,没勇气。亦表示没有胆量做某事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公孙丑下》:“我非尧舜之道,不敢以陈于王前。”
     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