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柳州寄京中亲故》 林邑山连瘴海秋,牂牁水向郡前流。

林邑山连瘴海秋,牂牁水向郡前流。

意思:林邑山连海秋瘴,粳水前的水流向郡。

出自作者[唐]柳宗元的《柳州寄京中亲故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林邑山连瘴海秋,牂牁水向郡前流。劳君远问龙城地,正北三千到锦州》是一首描绘林邑山和牂牁江的美丽景色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思念之情。 首句“林邑山连瘴海秋,牂牁水向郡前流”描绘了林邑山的连绵起伏和瘴海秋天的景象。林邑山是诗中主角所在的地方,它连绵起伏,气势磅礴。瘴海则是一片充满瘴气的海洋,秋天时景象萧瑟,给人以凄凉之感。而牂牁江则从郡城前流过,江水清澈,景色优美。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,展现了主角所在的地方的美丽和壮丽。 第二句“劳君远问龙城地,正北三千到锦州”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思念之情。龙城是传说中的神秘之地,作者通过它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思念之情。同时,“正北三千到锦州”也暗示了作者与远方朋友之间的距离遥远,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。 整首诗通过对林邑山和牂牁江的描绘,展现了作者所在地方的美丽和壮丽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思念之情。诗中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林邑山连瘴海秋,牂牁水向郡前流。
劳君远问龙城地,正北三千到锦州。
作者介绍 柳宗元简介
柳宗元(公元773年—公元819年11月28日),字子厚,汉族,河东(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)人,唐宋八大家之一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“柳河东”、“河东先生”,因官终柳州刺史,又称“柳柳州”。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“韩柳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柳”,与王维、孟浩然、韦应物并称“王孟韦柳”。

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,其文的成就大于诗。骈文有近百篇,散文论说性强,笔锋犀利,讽刺辛辣。游记写景状物,多所寄托,有《河东先生集》,代表作有《溪居》、《江雪》、《渔翁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林邑

    读音:lín yì

    繁体字:林邑

    意思:南海古国名。故地在今越南中南部。公元192年(一说137年)建国。
      ▶中国史籍初称之为林邑,唐·至德以后改称环王。公元九世纪后期改称占城。自五代以后,中国正史和《诸蕃志》、《岛夷志略

  • 瘴海

    读音:zhàng hǎi

    繁体字:瘴海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南方海域。
      ▶唐·翁绶《行路难》诗:“双轮晚上铜梁雪,一叶春浮瘴海波。”
      ▶明·杨慎《宿金沙江》诗:“岂意飘零瘴海头,嘉陵回首转悠悠。”

  • 前流

    读音:qián liú

    繁体字:前流

    意思:谓以前的名流。
      ▶《宋书•颜延之传》:“凡有知能,预有文论,若不练之庶士,校之群言,通才所归,前流所与,焉得以成名乎?”宋·梅尧臣《依韵和马都官齐少卿酬和》:“我对前流接清唱,泰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