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商人》 百尺竿头五两斜,此生何处不为家?

百尺竿头五两斜,此生何处不为家?

意思:百尺竿头五两斜,这是什么地方不为家?

出自作者[唐]吴融的《商人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百尺竿头五两斜》是一首优美的七言绝句,它以生动的形象和流畅的文字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。 首联“百尺竿头五两斜,此生何处不为家?”以生动的形象开篇,描绘了船只航行的情景。竿头是桅杆顶端,五两是船上系缆的绳索,这里形象地表达了船只在航行中随风飘摇的情景。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,认为生命就像船只一样,无论在哪里航行,只要保持正确的方向,最终都能达到目的地。 颔联“北抛衡岳南过雁,朝发襄阳暮看花。”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。北方的衡岳和南方的雁行,都是作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,而襄阳则是作者的故乡。作者在朝发襄阳的船上欣赏着美丽的花朵,不禁想起了故乡的亲人和朋友。这一联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,又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,即人生就像船只一样,会经历各种不同的风景和经历。 颈联“蹭蹬也应无陆地,团圆应觉有天涯。”这两句诗运用了双关的手法,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和挫折的感慨,又表达了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。人生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,就像没有陆地可以停泊一样,但只要心中有美好的愿景,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港湾。 尾联“随风逐浪年年别,却笑如期八月槎。”最后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结尾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。随风逐浪代表着人生的漂泊和不定,年年别离代表着人生的无奈和挫折,而如期八月槎则代表着一种美好的愿景和期待。这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结尾,既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,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流畅的文字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。通过船只航行的情景,表达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;通过故乡和人生的感慨,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;通过双关的手法,表达了对人生无奈和挫折的感慨;最后以生动的形象结尾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七言绝句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百尺竿头五两斜,此生何处不为家?
北抛衡岳南过雁,朝发襄阳暮看花。
蹭蹬也应无陆地,团圆应觉有天涯。
随风逐浪年年别,却笑如期八月槎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百尺

    读音:bǎi chǐ

    繁体字:百尺

    意思:
     1.十丈。喻高、长或深。
      ▶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龙门之桐,高百尺而无枝。”
      ▶晋·左思《咏史》之二:“以彼径寸茎,荫此百尺条。”
      ▶《文选•鲍照

  • 五两

    读音:wǔ liǎng

    繁体字:五兩

    意思:(五两,五两)

     1.谓两只配成一双。
      ▶《诗•齐风•南山》:“葛屦五两,冠緌双止。”
      ▶朱熹集传:“两,二履也。”
      ▶王夫之稗疏:“按

  • 百尺竿头

    读音:bǎi chǐ gān tóu

    繁体字:百尺竿頭

    英语:Buddhism: to be on the top level of enlightenment

    意思:1.桅杆及杂技长竿的顶端。 2.喻

  • 竿头

    读音:gān tóu

    繁体字:竿頭

    意思:(竿头,竿头)
    竹竿的顶端。比喻至高境界。
      ▶唐·张祜《大酺乐》:“小儿一伎竿头绝,天下传唿万岁声。”
      ▶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•姑妄听之一》:“或谓因古人所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