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西江月·窗户青红尚湿》 盛事它年应记。

盛事它年应记。

意思:盛事其他年应记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孝祥的《西江月·窗户青红尚湿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送别诗,作者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,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关怀和祝福。 首句“窗户青红尚湿,主人已作归期”,诗人通过描绘窗户上的青红湿痕,暗示了离别的场景。这可能是友人离别时留下的泪水,也可能是主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泪。而“主人已作归期”则表达了主人的心意,他早已为友人安排好了归期,表现出了他对友人的深深关怀和祝福。 接下来的句子,“坐中宾客尽邹枚。盛事它年应记”,描述了离别时的场景,宾客们欢聚一堂,欢声笑语,场面十分热闹。而“它年应记”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待,希望友人能够记住这个美好的时刻,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关怀。 在描述离别的场景之后,作者又描绘了离别的氛围,“别酒深深但劝,离歌缓缓休催”,离别的酒杯被一次次地举起,深情地劝饮,离别的歌声也慢慢地响起,不急不躁。这种氛围充满了深情和温馨,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关怀和祝福。 最后,“扁舟明日转清溪。好月相望千里”,作者以明日扁舟离去,清溪相望作结。明日离别之后,友人将乘船离去,而明月千里,相望相照,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祝福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朴素自然,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关怀和祝福。同时,诗中也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,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思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窗户青红尚湿,主人已作归期。
坐中宾客尽邹枚。
盛事它年应记。
别酒深深但劝,离歌缓缓休催。
扁舟明日转清溪。
好月相望千里。
作者介绍
张孝祥(1132年—1170年),字安国,别号于湖居士,汉族,历阳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[1][2],卜居明州鄞县(今浙江宁波)。南宋著名词人,书法家。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;父张祁,任直秘阁、淮南转运判官。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(今浙江宁波),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(今安徽省芜湖市)。

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,张孝祥状元及第,授承事郎,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。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,为权相秦桧所忌,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,并将其父下狱。次年,秦桧死,授秘书省正字。历任秘书郎,著作郎,集英殿修撰,中书舍人等职。宋孝宗时,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。隆兴元年(1163年),张浚出兵北伐,被任为建康留守。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,此外还出任过抚州,平江,静江,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,颇有政绩。乾道五年(1169年),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。乾道六年(1170年)于芜湖病死,葬南京江浦老山,年仅三十八岁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应记

    读音:yìng jì

    繁体字:應記

    意思:(应记,应记)
    谓与所记的符合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薛宣传》:“宣察湛有改节敬宣之效,乃手自牒书,条其姦臧,封与湛……谌自知罪臧皆应记,而宣辞语温润,无伤害意。”
      ▶颜

  • 盛事

    读音:shèng shì

    繁体字:盛事

    英语:grand occasion; a great event

    意思:大事;美事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曹丕《典论•论文》:“盖文章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。”

  • 它年

    引用解释

    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时期。《秦併六国平话》卷上:“讲武储粮图再举,它年六国一齐休。” 明 高启 《九日与客登虎丘》诗:“它年何必问谁健,但令不负持螯手。”

    读音:tā nián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