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侍宴赋是归雁》 阳和常借便,免与素心违。

阳和常借便,免与素心违。

意思:阳气常借便利,避免与纯洁的心离开。

出自作者[唐]徐铉的《侍宴赋是归雁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夜静群动息,翩翩一雁归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态度的优美诗篇。 首联“夜静群动息,翩翩一雁归”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,万物都停止了活动,只有一只大雁翩翩归来。这一联营造了一种宁静、平和的氛围,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。大雁的翩翩归来,象征着一种坚韧和毅力,也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。 颔联“清音天际远,寒影月中微”则是对大雁的细节描绘。大雁的清脆叫声在天空中回荡,它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微弱但坚定。这一联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,通过描绘大雁的声音和影子,表达了诗人对大雁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。 颈联“何处云同宿,长空雪共飞”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意境,提出了一个深远的思考:大雁会和谁在同一片天空下共同宿营呢?在漫天飞雪的夜晚,它们将如何面对?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,以及对生活挑战的乐观态度。 最后一句“阳和常借便,免与素心违”是对整首诗的总结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。阳和,指的是自然的生机和活力,它常常给予人们方便,让人们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,免于违背自己的本心。这句诗总结了整首诗的主旨,即面对生活的不如意,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,借助自然的阳和之力,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和谐与美好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夜静中归来的大雁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。整首诗意境深远,语言优美,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夜静群动息,翩翩一雁归。
清音天际远,寒影月中微。
何处云同宿,长空雪共飞。
阳和常借便,免与素心违。
作者介绍
徐铉(916年—991年),字鼎臣,南唐、北宋初年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历官五代吴校书郎、南唐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吏部尚书,后随李煜归宋,官至散骑常侍。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。

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,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,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“韩徐”。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、自然优美为主,代表作品有《风入松》、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等。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,擅长楷书和行书,代表作品有《竹轴帖》、《道德经》等,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总的来说,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,他的诗歌、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,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阳和

    读音:yáng hé

    繁体字:陽和

    英语:Duong Hoa

    意思:(阳和,阳和)

     1.春天的暖气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秦始皇本纪》:“维二十九年,时在中春,阳和方起。”

  • 素心

    读音:sù xīn

    繁体字:素心

    英语:wish

    意思:
     1.本心;素愿。
      ▶《晋书•孙绰传》:“播流江表,已经数世,存者长子老孙,亡者丘陇成行,虽《北风》之思,感其素心,目前之哀,

  • 心违

    读音:xīn wéi

    繁体字:心違

    意思:(心违,心违)
    心愿没有达到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忆昔行》:“秋山眼冷魂未归,仙赏心违泪交堕。”

    解释:1.心愿没有达到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