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收妆词》 灯前再览青铜镜,枉插金钗十二行。

灯前再览青铜镜,枉插金钗十二行。

意思:灯前再看青铜镜,不插金钗十二行。

出自作者[唐]施肩吾的《收妆词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斜月胧照半床,茕茕孤妾懒收妆》是一首描绘夜晚独居时的情感状态的诗。诗人通过描绘月光洒在床边,自己懒散地收拾妆容,再照镜子重新整理,却枉插金钗的情景,表达了孤独和寂寥的情感。 首句“斜月胧照半床,茕茕孤妾懒收妆”中,“斜月”描绘了夜晚的景象,月光微微地照在半床上,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朦胧的氛围。“胧照”和“懒收妆”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懒散。诗人似乎在暗示,在这样的夜晚,她不愿意去收拾妆容,去面对自己的孤独。 “灯前再览青铜镜,枉插金钗十二行”这两句诗中,“青铜镜”和“金钗”分别代表了华丽的装扮和尊贵的生活。“再览”和“枉插”则表达了诗人对镜自照,却发现这一切都毫无意义的情感。她似乎在问自己,即使插满了金钗,又能如何呢?这表现出诗人对空虚生活的反思,对现实的不满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独居的情景,表达了诗人孤独、寂寥的情感,同时也揭示了对空虚生活的反思和对现实的不满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,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深度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斜月胧胧照半床,茕茕孤妾懒收妆。
灯前再览青铜镜,枉插金钗十二行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施肩吾(公元780年-861年),字希圣,号东斋。唐宪宗元和十五年(公元820年)进士,杭州第一位状元。生于唐杭州府新城县招贤、招贤德乡(新登县,今富阳洞桥镇贤德村,因民国18年(1929)划区,建立乡镇制。新登县招贤、招德两乡划归分水县,1961年8月10日,恢复富阳县建制。原富阳、新登两县行政区域和分水贤德公社原合并重置富阳县,故有分水县人一说)。是集诗人、道学家、台湾澎湖的第一位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传奇人物。

早年读书分水五云山、龙门等地。元和二年(807)举进士,知贡举太常少卿李建试之《太羹不和赋》、《早春茂雪诗》,以第13人及第。然淡于名利,不待授官,即东归。临行,张籍等著名文士为之赋诗饯行,传为韵事,既归,心慕洪州西山(今江西新建县)为古十二真仙羽化之地,筑室隐居,潜心修道炼丹。世称华阳真人,俗又称为“施状元”。

晚年,率族人渡海避乱,至澎湖列岛定居,为大陆人开发澎潮之先驱。所作《题澎湖屿》诗:“腥噪海边多鬼市,岛夷居处无乡里。黑皮少年学采珠,手把生犀照盐水”,以及《感忆》诗:“暂将一苇向东溟,来往随波总未宁。忽见浮鸥归别坞,又看飞雁落前汀”,颇能道出其地风光。

肩吾工诗,与白居易相友善。著有《西山集》行世,《全唐诗》收录197首。另有道教著作《西山群仙会真记》、《太白经》、《黄帝阴符经解》、《钟吕传道集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金钗十二行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南朝 梁武帝 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 河 中之水向东流, 洛阳 女儿名 莫愁 ……头上金釵十二行,足下丝履五文章。”后以比喻姬妾之众多。 唐 白居易 《酬思黯戏赠》诗:“钟乳三千两,金釵十二行。”自注:“ 思黯 自夸前后服钟乳三千两,甚得力。而歌舞之妓颇多。”《醒世恒言·赫大卿遗恨鸳鸯绦》:“娇妾美婢,倚翠偎红;金釵十二行,锦障五十里。”

  • 青铜镜

    引用解释

    青铜制作的镜子。 汉 辛延年 《羽林郎》诗:“貽我青铜镜,结我红罗裙。” 元 秦简夫 《赵礼让肥》第一折:“朝来试看青铜镜,一夜忧愁白髮多。” 清 陈维崧 《海棠春·闺词和阮亭原韵》词:“后堂憎杀青铜镜,怕照见云鬟未整。”

    读音:qīng tóng jìng

  • 青铜

    读音:qīng tóng

    繁体字:青銅

    短语:冰铜 白铜

    英语:bronze

    意思:(青铜,青铜)

     1.铜锡合金。呈青灰色或灰黄色;硬度大,耐磨,抗蚀性好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