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遣暑拟寒山诗》 宵短不生凉,山小难避暑。

宵短不生凉,山小难避暑。

意思:夜短不生凉,山小难避暑。

出自作者[现代]马一浮的《遣暑拟寒山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宵短不生凉,山小难避暑。梦里芰荷风,月下潇湘渚》以夏日避暑为主题,通过描绘梦中的芰荷风和月下的潇湘渚,表达了诗人对清凉避暑之地的向往和追求。 首句“宵短不生凉,山小难避暑”中,“宵短”二字暗示了夏日昼长夜短的天气特征,而“不生凉”和“难避暑”则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无奈和担忧。山小在此处并非实指山的大小,而是借代之意,象征避暑之地的不易寻觅。诗人通过描绘山小这一形象,暗示了寻找清凉之地的不易,进一步强调了避暑的困难。 “梦里芰荷风,月下潇湘渚”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梦中身处清凉之地,感受芰荷风的凉爽,在月下欣赏潇湘渚的美景。这两句诗以梦境为背景,展现了诗人对清凉避暑之地的向往和追求。芰荷是荷花的别称,常作为诗歌中的意象出现,因其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,成为诗人寄托高洁品质的象征。月下潇湘渚则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的月夜场景,进一步烘托了避暑环境的清凉和美好。 整首诗以夏日避暑为主题,通过描绘梦中的清凉之地和月下的优美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避暑的向往和追求。诗中使用了形象的语言和象征的手法,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。同时,诗人通过描绘避暑之难,强调了避暑的重要性,提醒人们在炎热的夏日要珍惜清凉之地,保持身心健康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宵短不生凉,山小难避暑。
梦里芰荷风,月下潇湘渚。
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
马一浮(1883~1967),幼名福田,字一佛,后字一浮,号湛翁,别署蠲翁、蠲叟、蠲戏老人。浙江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,中国现代思想家、诗人和书法家。是引进马克思《资本论》的中华第一人,与梁漱溟、熊十力合称为“现代三圣”(或“新儒家三圣”),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,《浙江大学校歌》的词作者,浙江大学原教授。于古代哲学、文学、佛学造诣精深,又精于书法,合章草、汉隶于一体,自成一家。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。建国后,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、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,是第二、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。所著后人辑为《马一浮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避暑

    读音:bì shǔ

    繁体字:避暑

    短语:避难 躲债

    英语:be away for the summer holidays

    意思:
     1.辟除暑热;免受暑热。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