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沁园春·把我身心》 镜里拈花,水中捉月,觑著无由得近伊。

镜里拈花,水中捉月,觑著无由得近伊。

意思:镜子里拿花,水中捉月,看著没有机会靠近伊。

出自作者[宋]黄庭坚的《沁园春·把我身心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对某人的深深情感和不舍的离别之情。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意象,如“拈花”、“捉月”等,来描绘作者对某人的思念和渴望接近之情。 首先,作者表达了对某人的深深情感,他/她将自己的身心都投入了对这个人的思念之中,为此烦恼不已。他/她甚至不惜一切代价,想尽各种办法,希望能够与对方接近,但总是无法如愿。这种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某人的深深痴情和执着。 其次,诗中描绘了作者与某人的分离场景,作者憔悴消瘦,情感难以自持。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,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某人的深厚感情。 最后,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承诺,他/她愿意跟随对方到天涯海角,并保证遵守承诺,不会改变心意。这展示了作者对对方的信任和忠诚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心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某人的深深情感和不舍的离别之情,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意象,展示了作者的痴情、痛苦、坚定和忠诚。这首诗的情感真挚动人,语言优美流畅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把我身心,为伊烦恼,算天便知。
恨一回相见,百方作计,未能偎倚,早觅东西。
镜里拈花,水中捉月,觑著无由得近伊。
添憔悴,镇花销翠减,玉瘦香肌。
奴儿。
又有行期。
你去即无妨我共谁。
向眼前常见,心犹未足,怎生禁得,真个分离。
地角天涯,我随君去。
掘井为盟无改移。
君须是,做些儿相度,莫待临时。
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

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水中捉月

    引用解释

    见“ 水中捞月 ”。

    读音:shui zhong zhuo yue

  • 无由

    读音:wú yóu

    繁体字:無由

    意思:(无由,无由)
    没有门径;没有办法。
      ▶《仪礼•士相见礼》:“某也愿见,无由达。”
      ▶郑玄注:“无由达,言久无因缘以自达也。”
      ▶《汉书•刑法志》:“

  • 拈花

    读音:niān huā

    繁体字:拈花

    意思:
     1.见“拈花一笑”。
     
     2.绣花。
      ▶《醒世恒言•蔡瑞虹忍辱报仇》:“那女子生得有十二分颜色,善能描龙画凤,刺绣拈花。”

  • 捉月

    读音:zhuō yuè

    繁体字:捉月

    意思:传说唐·李白酒醉泛舟当涂·采石,俯捉江中月影而溺死。
      ▶宋·洪迈《容斋随笔•李太白》:“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·采石,因醉泛舟于江,见月影俯而取之,遂溺死,故其地有捉月臺。予按: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