树楚击秦宜奋发,恶名何事苦争先。
意思:树楚军攻打秦军应该奋发,恶名为什么苦苦争先。
出自作者[宋]陈普的《咏史上·项羽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人物项羽的故事,通过诗歌的描绘,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项羽的敬仰和惋惜之情。
首句“牧羊义帝实妨贤”,直接点出了项羽对待贤能之人的态度。诗人用“牧羊”来形容项羽,暗示了他的放任自流和不负责任的态度。而“妨贤”则是指项羽阻碍了贤能之人施展才华,使得天下大乱。
“犹有三纲共畏天”一句,诗人借用了古代的“三纲”观念,即天、地、人之间的秩序关系,强调了项羽的行为对整个社会秩序的破坏。而“共畏天”则表达了诗人对天道的敬畏和对项羽行为的谴责。
“树楚击秦宜奋发”一句,诗人借用了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,暗示了项羽如果能够振作精神,奋发图强,或许能够改变历史走向。
最后,“恶名何事苦争先”一句,诗人表达了对项羽命运的无奈和惋惜。诗人认为项羽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,反而落得个恶名,这是何等的冤枉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项羽的故事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惋惜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秩序和历史走向的反思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寓意深远,值得一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