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别》 曙钟寥亮三四声,东邻嘶马使人惊。

曙钟寥亮三四声,东邻嘶马使人惊。

意思:天明钟声嘹亮三四声,东邻嘶马使人震惊。

出自作者[唐]高适的《送别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**《送别》是唐代诗人高适在送别友人董庭兰时创作的诗歌**。董庭兰是一位善于弹奏古琴的艺人,当时胡乐盛行,古琴受到了冷落,董庭兰也因此离开了长安城。高适与董庭兰久别重逢,短暂的聚会后,两人又将各奔前程,高适写了这首《送别》。在这首诗中,高适以开朗的胸襟、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慷慨激昂,鼓舞人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昨夜离心正郁陶,三更白露西风高。
萤飞木落何淅沥,此时梦见西归客。
曙钟寥亮三四声,东邻嘶马使人惊。
揽衣出户一相送,唯见归云纵复横。
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
高适(704—765年),字达夫,一字仲武,渤海蓨(今河北沧州)人,后迁居宋州宋城(今河南商丘睢阳)。安东都护高侃之孙,唐代大臣、诗人。曾任刑部侍郎、散骑常侍,封渤海县候,世称高常侍。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,卒赠礼部尚书,谥号忠。

作为著名边塞诗人,高适与岑参并称“高岑”,与岑参、王昌龄、王之涣合称“边塞四诗人”。其诗笔力雄健,气势奔放,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。有文集二十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四声

    读音:sì shēng

    繁体字:四聲

    英语:four tones

    意思:(四声,四声)

     1.汉语字音的声调。古汉语字音的声调有平声、上声、去声、入声四种,总称“四声”。
      ▶

  • 曙钟

    读音:shǔ zhōng

    繁体字:曙鍾

    意思:(曙钟,曙钟)
    拂晓的钟声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庾肩吾《咏蔬圃堂》:“风长曙钟近,地迥洛城遥。”
      ▶唐·王维《同崔员外秋宵寓值》诗:“九门寒漏彻,万井曙钟多。”<

  • 寥亮

    读音:liáo liàng

    繁体字:寥亮

    意思:清越响亮。后多作“嘹亮”。
      ▶晋·向秀《<思旧赋>序》:“邻人有吹笛者,发声寥亮。”
      ▶唐·郑綮《开天传信记》:“吾昨夜梦游月宫,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,寥亮清越,殆

  • 三四

    读音:sān sì

    繁体字:三四

    意思:
     1.犹言再三再四。
      ▶《北齐书•崔逻传》:“握手殷勤,至于三四。”
     
     2.表示为数不多。
      ▶宋·欧阳修《归自谣》词:“春艳艳,江上晚山三四

  • 马使

    乘快骑传递紧急文书的使者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黄权传》:“马使奔驰,交错於道。” 唐 赵璘 《因话录·角》:“蕃法刻木为印,每有急事,则使人驰马赴赞府牙帐,日行数百里,使者上马如飞,号为马使。”

    读音:mǎ shǐ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