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望丘陵聚,翻怜草木欣。
意思:每次望丘陵聚集,翻可怜草木欣。
出自作者[现代]马一浮的《野望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寂处观群动,林居易夕曛》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诗。通过对夕阳、帆影、人语、烟树、丘陵、草木等自然元素的描绘,诗人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无常世事的淡然。
首联“寂处观群动,林居易夕曛”,诗人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,观察着周围的世界。这里的“群动”,可以理解为纷繁喧嚣的人群活动,而“易夕曛”则暗示了夕阳西下的时间变化。诗人选择隐居林间,远离尘嚣,正是在这夕阳西下的时候,他更易感受到时光的流转。
颔联“帆光排树出,人语隔烟闻”,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环境。帆光,即远处的帆船在夕阳下投射出的光影,排树出,则是指树木在风中摇曳的景象。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活动相结合,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:他可能正在林间漫步,看到远处的帆影和树木,听到人语声在烟雾中传来。这一联的描绘十分生动,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。
颈联“每望丘陵聚,翻怜草木欣”,诗人表达了他对自然元素的情感。他常常望着远处的丘陵,看到草木欣欣向荣,这让他感到欣慰。这里,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得到了体现。
尾联“阴晴殊未定,西北有浮云”,诗人以一种淡淡的忧虑结束了全诗。他看到天上的浮云在西北方飘动,阴晴不定,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不确定性。这种忧虑和无奈的情感,可能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思考,也可能是他对无常世事的一种无奈接受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林间生活和变幻的自然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无常世事的理解。诗中的自然元素和情感表达相辅相成,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