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bǎi chǐ
繁体字:百尺
意思: 1.十丈。喻高、长或深。 ▶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龙门之桐,高百尺而无枝。” ▶晋·左思《咏史》之二:“以彼径寸茎,荫此百尺条。” ▶《文选•鲍照
读音:céng luán
繁体字:層巒
意思: 重叠的山岭。▶徐文苑《中国饮食文化概论》第七章:“陆羽走遍大江南北,朝攀层峦,暮宿野寺、荒村。”
造句:<
读音:dié yǎn
繁体字:疊巘
意思:(叠巘,迭巘)重叠的山峰。 ▶南朝·宋·谢灵运《晚出西射堂》诗:“连障叠巘崿,青翠杳深沈。” ▶唐·骆宾王《秋日山行简梁大官》诗:“攒峰衔宿雾,叠巘架寒烟。”
读音:拼音:yú tù
虎的别称。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 楚 人谓乳穀,谓虎於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於,音乌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上》作“於檡”, 颜师古 注:“檡,字或作‘菟’。” 唐 杜甫 《戏作俳谐体遣闷》诗之二:“於菟侵客恨,粔籹作人情。” 宋 黄庭坚 《